里仁導入循環經濟概念,實現減塑、回收、再利用。
事實上,里仁早在2016年就串連供應商從源頭開始減用塑膠包材,並帶動消費者響應淨塑行動。門市使用最多「蔬果包裝袋」,里仁在2017開始採用較環保的可堆肥生質袋(以下簡稱生質袋),並啟動自主回收循環再利用的機制,經過四年的時間,生質袋邁入第三代,並發展出培養土及可推肥生質花盆等多元應用。
提高生質袋回收率,開發100%可分解景觀盆栽
里仁商品開發經理周瑜瑛表示,里仁特別與蔬果供應商福業合作,初期開發的生質袋較霧,消費者反應看不清楚袋裝的蔬果,如今進化到第三代改善生質袋的透明度與皺摺度。
生質袋的原料來自玉米、木薯或稻草、蔗渣、木屑等農林廢棄物,回收後的造粒再利用,並獲得美國BPI與歐盟OK Compost可堆肥認證,使用後可混入葉菜梗、雜草進行堆肥處理,三個月可完全分解成為「培養土」。
里仁的蔬果供應商福業公司開發生質袋,如今進化到第三代改善生質袋的透明度與皺摺度。
里仁在全台門市提供回收點,門市店員會鼓勵消費者拿用過的生質袋到門市回收,這些生質袋回收後,工作人員會剪除標籤與束口,再進行堆肥處理,讓生質袋完全分解。
不過,由於缺乏獎勵機制,目前消費者平均回收比例約2%~3%,仍有待推廣。其次長達三個月的堆肥分解時間,凸顯了生質袋回收量供需不平衡、存放空間有限的問題。為此供應商福業特別採購機器設備,加速將袋子碎化再進行堆肥處理,把堆肥時間縮短至兩個月。
為鼓勵消費者回收生質袋,里仁與供應商研發其他生質袋再利用作法,目前發展出生質袋加上生質邊角料製成「可推肥生質花盆」,盆栽會在12個月逐漸裂解,可以再拿到門市回收,進行後續推肥處理。
里仁門市販售可推肥生質花盆,是由回收的生質袋所製成。
目前里仁門市販售聖誕紅和多肉植物等生質花盆,「我們希望讓消費者更有感,把回收的生質袋變成了景觀盆栽,」周瑜瑛説,目前回收的生質袋,有50%投入培養土,另一半製成盆栽。若以商業價值來看,推肥後的培養土提供里仁作為種樹的肥料;盆栽則拿到門市販售,創造新收入。
從商品設計就導入減塑,40家供應商響應
里仁全面採用生質袋後,每年減少減約350萬塑膠袋,同時也鼓勵供應商在商品開發上,就以減塑或禁塑的角度出發,像是外包裝不使用收縮膜、紙盒不上塑膠淋膜;減少塑膠配件,如不提供塑膠湯匙與吸管;或是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如開發乾式設計的洗髮皂。
不過,要說服供應商從包材到產品設計都帶入減塑概念,除了里仁本身的精神就是守護土地,使用有機或天然食材,其次里仁與供應商合作,像是製作生質袋成本提高,里仁與供應商共同吸收成本,並持續尋找可改善、優化的環節。
里仁在全台門市提供回收點,門市店員會鼓勵消費者拿用過的生質袋到門市回收。
攤開里仁包裝減塑的成績單,參與減塑廠商數達40家,包裝減塑商品數186件,從2016年至今,里仁已經累計減用超過3800萬個塑膠包材。
問到里仁的下一步?周瑜瑛表示,希望法規鬆綁,回收材料能擴大應用在食品上,像國外就有可回收塑膠製成飲料罐,「不只是讓塑膠進入回收體系,而是有更多開發的可能。」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