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有愈來愈多企業開始透過整合品牌、產品、體驗,在轉型中注入永續的價值。《FC 未來商務》第 23 場產業沙龍以「永續新提案」為主題,邀請到宜家家居北亞區永續經營經理汪慶怡、宏亞食品數位營運部長王眾平以及仁舟淨塑總經理王文蘭,分享他們的實戰經驗,從營運、產品設計、通路選擇到客戶體驗,激盪永續經營的創新想像。
IKEA:永續不是有餘力才做,而是將其融入商業模式裡
「永續不是 extra,是我們的 DNA。」談起 IKEA 的永續經營,汪慶怡一言以蔽之,她認為有一些在永續經營上剛起步的企業,容易將永續和商業決策分開,有盈利上的餘裕後才撥出一點資源來做永續,但是在 IKEA,他們是將永續經營帶入商業思維中,形成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汪慶怡舉例,IKEA 作為傢俱品牌,從製造、運送到零售都一手包辦,但以往是採用「線性經濟」模式,也就是產品做好販售給消費者,最終使用完畢後,就成為廢棄物。然而,在製作傢俱的過程中,原料是產生碳排的熱點,因此 IKEA 開始思考如何讓原料做到最大化的利用,形成「循環經濟」。
於是,IKEA 從產品開發源頭著手,如選用再生料或可再生材料,並且在設計階段確保產品的各零組件是可以不斷重複組裝、修繕,「就算A椅子的滑輪壞了,還是可以換B椅子的滑輪。這樣會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浪費。」
而除了從開發和設計端下手,IKEA 也從永續的思維中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租賃、訂閱制。汪慶怡表示,可以透過租賃的方式提供企業客戶商用傢俱,使用一定時間後,由 IKEA 收回再利用。而面對商業客戶,IKEA 在台灣則與台北 101 及台電達成合作,為他們打造舒適的辦公空間。
另外,台灣 IKEA 也預計推出「購回」服務,讓消費者把家裡用不到、捨不得丟的 IKEA 產品,賣回給 IKEA;IKEA 將這些產品翻新後,重新在循環專區上架販售,創造第二次產品生命。
IKEA 北亞區永續經營經理汪慶怡指出,IKEA 將永續思維帶入整體營運,行程新的商業模式。圖片來源:未來商務
宏亞食品:從原料到包裝,產品處處有減碳巧思
宏亞食品旗下產品包括 77 乳加、禮坊、新貴派等,樣樣都是台灣人民心中的經典零嘴,除了品牌知名之外,該公司在永續上也有許多努力。
宏亞的減碳之路,從許多人從小吃到大的新貴派和 77 乳加的原料開始。「我們是全台灣花生用量最大的公司。」王眾平如此說道,但是大量的花生必須要先蛻皮才能加工,光是 2019 年就有大約 1.2 萬公斤的花生膜變成垃圾。為此,宏亞將褪下的花生皮變成堆肥,再幫助花生農種出更多更健康的花生,達到循環的效益。
另外,像是在中秋禮盒的設計上,宏亞也做出新嘗試,力求將原料用到極致。如去年推出的「永愛鳳梨酥禮盒」,即是將整顆鳳梨作為原料,從內裡的鳳梨酥到外部包裝全都用。宏亞以鳳梨纖維作為包裝,取用台灣在地小農的鳳梨皮原料,經過日曬自然作用後的鳳梨纖維作為材料,混和 100% 再生紙漿,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自然分解,更能物盡其用,讓鳳梨從果肉、果皮甚至果葉都能有所用途,減少產品製程中產生的浪費。
圖為宏亞食品數位營運部長王眾平。圖片來源:未來商務
仁舟:環保也可以很時尚
「我們每次在開研發會議的時候,都會先思考:『這次要取代哪個塑膠用品?』」王文蘭說。兩年的時間,仁舟推出四樣系列商品——蜂蠟保鮮布、貝殼棉網包、葉子餐盤與水源寶育樹盆。
以蜂蠟保鮮布為例,王文蘭分享,經過評估,若每天拉一個保鮮膜覆蓋一個碗,一年下來,會累積 66 平方公尺大小的保鮮膜用量,相當於一個羽毛球場的大小。為了研發出能取代保鮮膜的產品,仁舟除了參考、改良國外風行已久的蜂蠟保鮮布,也進一步研發出「蜂蠟保鮮罩」,以台灣的天然蜂蠟與有機棉布製成。
仁舟選用台灣獨有的鳥類和植物作為蜂蠟保鮮布的印花,以呼應保育環境的倡議。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而為了增加商品的美感,仁舟還在設計上加上巧思,像是選用台灣獨有的鳥類和植物作為印花,呼應保育環境的倡議。王文蘭說,仁舟在設計商品的一大考量,就是要透過具有美感的淨塑商品,讓消費者知道,減塑不是一種妥協,不一定就要儉樸;相反的,環保也可以是件很「時尚」的事。
全球對於環境、氣候議題的重視,讓企業不得不正視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從原料、商品設計或是商業模式,將永續放入商業決策中,進行改造和創新,會是未來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延伸閱讀:
以永續為核心!家樂福咖啡品牌 inLove Café 在紅海市場找新商機
CO2 也能回收!北京冬奧、卡達世足如何用「黑科技」達到碳中和目標?
※本文授權自未來商務,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