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保水兼顧養地!頭社盆地「水上農場」,守護泥炭土又能種絲瓜

保水兼顧養地!頭社盆地「水上農場」,守護泥炭土又能種絲瓜
撰文: 顧玉蓉(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副研究員)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顧玉蓉攝 日期:2022-02-24

南投縣魚池鄉頭社盆地四面環山,集水區面積約500公頃,盆地中央地勢平緩,降雨時四周逕流快速集中至盆地。地表逕流主要透過水尾溪排水,在頭社橋的唯一出口來排洪,盆地中央地勢平坦的區域,皆以農業使用或廢耕地為主,聚落則環繞坡地與盆地交界地區而築。

過去頭社盆地多種植水稻,當時的「頭社米」有質有量、頗負盛名,然而約在1996年以後,稻米價格較其他新興作物為低,導致農民改變目標作物,近來以號稱可以作成「絲瓜沙西米」的絲瓜為大宗。

 

絲瓜種植季節約在3月至10月間,因作物澆灌需求及夏季雨量相對豐沛,盆地泥炭土自會維持住水分,但絲瓜並不耐積淹水,因此快速排水也成為重要考量。當時序進入冬季,多為旱作、短期作物或休耕,導致泥炭土可能有數個月都呈現水分散逸的狀況,不僅加速了泥炭土氧化,更有可能成為「碳源」散逸至大氣中。

 

由此可知,人類利用盆地的方式改變,雖然可以增加農業收益,但不僅改變了地景,也可能使泥炭土從「碳匯」轉變成「碳源」。

 

既要保水、又要排洪  泥炭土與絲瓜的共存可能

 

面對盆地積淹水問題,首要解決方法是讓泥炭土保水,避免泥炭土乾縮導致地盤高度降低,使積淹水潛勢持續增加。若能調整盆地農業利用的方式,不僅減緩積淹水潛勢,同時為可能面臨連作障礙的絲瓜產業謀求共好契機,何樂而不為。

 

不僅如此,「謀求共好契機」也與「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的定義不謀而合。IUCN(2016)定義NbS為「保護、永續管理、恢復自然生態系統,並具有能有效適應及應對多樣社會挑戰,同時提供人類福祉及生態多樣性的行動。」

 

「手作田埂」及「保水養地」是頭社盆地在對現況耕作影響較少的情況下,實踐NbS的其中一項設計,在這個設計的一環中,另一個方案是「水上農場」。

 

水上農場為頭社泥炭盆地實踐NbS設計之一,圖中為傳統漁具、各式水生植物、中島、浮板及水上農場。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保水養地妙方 「水上農場」出列

 

歷年來,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簡稱水規所)在頭社盆地長期推動公民參與,在排水、保水兩種相互牴觸的需求中,調整水利基盤,設定目標為「兼顧泥炭土永續及產業發展條件下的『常時保水』及『汛期排洪』」。

 

經多年溝通與整合,水規所與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業者合作,整合盆地中央數塊連續的休耕田地進行保水操作,在不裸露泥炭土的情況下,僅利用表土堆疊土作田埂,作為蓄水空間,平時蓄留水源,讓泥炭土降低跟空氣接觸而乾縮及氧化散逸的風險,借以「保水養地」;另外,設置簡易出入流設施,控制蓄水容量,以達到在降雨時,能延長水分停留在土地的時間、提高土壤含水量,並增加入滲補注的地下水,減緩泥炭土減損及降低地力的風險。

 

水上農場也必須具有產值,蓄水空間周邊的堤岸及其內可設置中島、浮板,作為種植水生或濕生植物的基地;各類植物具有不同機能,如景觀作物西洋水仙、具藥用潛力的圓葉節節菜、穀精草等。水上農場亦兼顧生物保育,頭社盆地的原生物種牛屎鲫與田蚌,就是經過旱季移地保育後,再放回水上農場。

 

利用蓄水空間周邊堤岸,種植多種水生植物(圖為穀精草),讓水上農場也可能具有產值。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俗稱牛屎鲫的台灣石鲋。圖片來源:汪百得攝

 

過去已有許多在地民眾引進濕生作物及原生植物,嘗試泥炭土保育,而水上農場進一步促成平台整合,讓政府機關引進專業資源。例如,作物試種採公公協力方式進行,水規所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協力整合土地、辦理民眾漫談、工作坊等,引進西洋水仙、海芋及百子蓮等嗜水花卉作物,希望營造有如荷蘭庫肯霍夫公園(Keukenhof)的景觀。

 

於水上農場辦理「泥炭盆地保水調適案例共學工坊」,邀集地方團體、農民於現地瞭解水上農場的樣貌與機能,並一起在浮板上種下圓葉節節菜,落實NbS從理念到實作的公私協力。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水規所與農試所以公公協力的方式,對齊資源,引進西洋水仙試種。圖片來源:顧玉蓉攝

 

實踐NbS需有系統性思考。此案中的NbS設計,不僅未使用任何硬體工程,又能創造出泥炭土的新價值,同時增益泥炭土的生態功能,達成應對環境、經濟、永續等多重目標的社會挑戰。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