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企業宣示「碳中和」,就代表夠綠嗎?一文帶你看水有多深

企業宣示「碳中和」,就代表夠綠嗎?一文帶你看水有多深
撰文: Bistro S 荷你聊永續/Wendy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12-13

今年因為疫情好像很多事都停滯了,過去半年有種在 limbo 的混沌感⋯⋯但神奇的是,企業宣示與實踐「碳中和」的腳步卻未趨緩,像 Google、Apple 與 Facebook 今年都有所行動。但到底要中和什麼?是否很難達成?企業宣示碳中和就表示夠綠嗎?且讓小編帶你看看這裡面水有多深~

碳中和(Carbon neutral or Net zero CO2 emissions)的意思是讓「碳足跡的淨值為零」,看起來簡單,但水很深的兩個關鍵在於:包含哪些碳足跡?如何讓淨值為零?

 

包含哪些碳足跡?

 

即便兩家企業都宣稱「營運碳中和」,但「營運」的定義則可能略有不同。最基本必帶的是「企業消耗能源(如電、天然氣)所排放的碳足跡為零」;在必帶以外,目前常見的則是選擇附加一些因「支持企業營運活動」而產生的碳足跡,依盤點難度條列如下:

 

員工通勤、差旅的碳足跡:相對最簡單,這些資料企業一定會有、較容易計算。


企業經營所需的物流碳足跡:現今也有較完善的標準,大型物流業者如 DHL、FEDEX 都能提供每筆寄件對應的碳足跡;但小型的物流業者就不一定了。


供應鏈碳足跡:最困難,因為供應商成千上百、品項也五花八門,如何適當地計算碳足跡就是第一個關卡;再者,不是供應商都用綠色能源就能達成供應鏈零碳足跡,因為製造過程的能源消耗只佔一部分的碳足跡,需要分析產品生命週期才能了解全貌。

 

這幾個選項的碳足跡多寡與企業的產業屬性有關,如金融業的物流碳足跡,可能就小於員工差旅的碳足跡;若是製造業,則物流碳足跡可能是差旅碳足跡的好幾倍。所以看企業納入哪些選項,可以理解這家企業有沒有在避重就輕。

 

值得一提的是,甫出爐的碳中和指南很明顯也注意到目前企業喊聲的「亂象」,所以特別強調,企業的碳中和目標應納入具重大性 (Material)的碳排放。

 

 

出處:Foundations for science-based net-zero target setting in corporate sector

 

如何讓碳足跡淨值為零?

 

碳足跡淨值 (Net emissions) = 營運活動 x 活動碳排放強度 (Gross emissions) – 碳補償 (Compensation) – 碳移除 (Neutralisation)

 

由於營運的碳足跡,多少需要靠碳補償或碳移除來達到淨值為零,所以才是 Net zero 而不是 Gross zero;而根據企業碳中和指南,減少碳足跡的三大方向如下:

 

從源頭減量 (Abatement)

 

減少不必要營運活動:減少營運活動就減少碳足跡,很直觀吧,如減少員工差旅;減少公司產生的廢棄物。


減少碳排放強度(Carbon intensity):若無法減少營運活動,則減少活動所需的碳足跡,如最常見的用綠色能源取代傳統能源;用海運取代空運。

 

購買碳補償:無法被前兩者減少的碳足跡,則可透過買碳權(Carbon credit)或資助碳補償專案等,來「抵減」企業產生的碳足跡。目前常見方式之一是植樹造林。


投入碳移除:比碳補償更積極但也較具有門檻的方式,像是透過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直接阻絕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

 

因為碳補償專案常需耗費數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抵減企業「當年度」所排放的碳足跡——例如最常見的植樹,根據網路上的公開資料,一棵「成熟的樹」可能要 10 年的時間,才可以年吸收約 20 公斤的碳(跟樹種也有關),而台灣 2017 年人均碳排量約 13 噸(歐盟人均約 7 噸,跟產業結構有關),一家企業的年排放量則可能高達數十萬至數百萬噸,大家可以算一下需要多少棵樹⋯⋯

 

加上不少碳補償的品質有待商榷,故碳補償應該是企業的「最後手段」,而非減碳的優先考量。若企業只重砸錢以碳補償的方式減少碳足跡淨值,而未從源頭減量,不是不可以,只是難免有種本末倒置之感⋯⋯但一想到不少企業連砸錢都不想,那勇於砸錢還是值得鼓勵的,至少可以促進碳補償的市場發展。(大家快用力鼓掌XD)

 

#其實個人也可以實踐碳中和的唷
#仔細看很多企業的碳中和目前是錢砸出來的
#然後 SBT 企業碳中和指南一下子又增加了砸錢的深度

 

※本文授權自Bistro S 荷你聊永續,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