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想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內?這場會議是最後希望,台灣的減碳腳步,該如何跟上國際?

最有效的減碳工具  台灣腳步落後國際一大截  氣候峰會召開  三場辯論左右巴黎協定命運
撰文: 朱姵慈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Getty 日期:2021-11-03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被視為對抗全球暖化、影響人類生存的關鍵一役。
但無論締約國能否針對關鍵議題達成共識,台灣都有許多必須迎頭趕上的課題。

「我們的耽擱,沒有足以服眾的藉口。」十月三十一日,英國首相強生在G20峰會落幕後,毫不客氣地評論先進國家領袖對氣候變遷的承諾不足。

 

在為期兩天的會談中,各國雖發表公報,同意就落實全球增溫不超過攝氏一.五度目標,採取有意義且有效的措施,卻未明確設定實現淨零排放時程,「我們做出的承諾,只像是快速暖化的海洋中的一滴水。」擔任今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東道主的強生警告,「如果COP26失敗,我們將全盤皆輸。」

 

場景來到蘇格蘭的格拉斯哥,COP26主席夏瑪(Alok Sharma)也在開幕儀式直言,「這場氣候峰會將是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一.五度內,最後、最好的希望……,但要取得成功,肯定比二○一五年的巴黎峰會更加困難。」

 

缺遊戲規則  減碳各行其是

 

這場受疫情影響而延後一年的氣候峰會,被定位為人類對抗全球暖化關鍵一役、重要性甚至高於一五年達成《巴黎協定》的COP21,原因在於,全球氣候危機在過去幾年間變得更為劇烈,但與此同時,全球暖化速度仍在加快中。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在COP26開幕前,就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提出的報告示警,若依既有的減排承諾,全球正在通往本世紀末升溫攝氏二.七度災難性道路上前進,若世界各國再不即時提出強而有力的減排目標,控制升溫的目標將變得遙不可及,形同棄守《巴黎協定》承諾,無數性命將因此犧牲。

 

《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是由《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締約方共同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攝氏兩度之內,最好能小於攝氏一.五度。考慮國情不同,締約方可依據自身能力與責任個別制定減碳貢獻計畫並加以履行,將於二○二三年進行首次全球履約狀況盤點,此後每五年通報一次國家自主貢獻(NDCs)。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