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減碳模範生》高汙染產業裡的永續好戲!聯電、中鋼克服先天不利環境,逆勢衝出ESG佳績

減碳模範生》高耗能、高汙染產業裡的永續好戲 他們克服先天不利環境 逆勢衝出ESG佳績
撰文: 黃煒軒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聯電提供 日期:2021-03-31

歐盟新法規SFDR上路,ESG的定義界線勢將更加明確嚴謹;影響所及,機構投資人恐怕也會對高耗能、高汙染產業更加敬而遠之。

然而,誰說在ESG評比中先天不利的產業裡,就一定沒有力拚永續的好戲?從聯電與中鋼兩家業者的案例可以看出,產業環境再怎麼惡劣,只要用心發想,仍能找到拚出ESG佳績的另外一條命運線。

 

比台積電早10年  引領同業全面跟進

聯電「氣體革命」  讓半導體業看到痛點解方

 

「大概是在2006年的時候,我們發現,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如果不改變,根本達不到原先承諾的目標。」聯電永續辦公室主任吳博文說。

 

所謂「承諾的目標」,與營收、盈餘、產能,或者聯電的晶圓代工製程技術都無關,「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簽訂,台灣半導體協會(TSIA)後續也就做出承諾,一○年整體協會會員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比九七至九九年的平均減少一成。」

 

目標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我們發現,只用原本的方法,不可能達標。」他解釋,原本的作法是「管末處理」,在排出氣體的前一刻,盡量把含溫室氣體的部分清除。然而,半導體製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全氟化合物」(PFCs),這玩意兒產生的溫室氣體,真的不是說處理,就能有效處理。

 

簡單解釋,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的資料,節電一度大概可減少0.5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全氟化合物家族裡的許多化學氣體,每排出一公斤所造成的溫室效應,往往會相當於上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九九年,聯電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略有七至八成是來自全氟化合物,其他只占兩成。」聯電風險管理暨安環處處長賴懷仁說。

 

核彈級影響、「怎麼處理都沒效果」的超級毒氣,就是半導體產業面對環境永續議題的天然障礙,也是聯電在比拚ESG時須克服的宿命。要改變宿命,只能改變造成悲情命運的源頭,於是,「○六年,我們正式成立專案,發動『第一次氣體革命』!」吳博文說。

 

革命專案負責人就由賴懷仁擔綱,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花了將近六年時間在聯電內部溝通、協調、實驗,完成了革命前的所有準備。「早在九九年我們成立溫室氣體減量小組時,就在思考『改變源頭』的可能性。」

 

頭號戰犯是全氟化合物,而全氟化合物裡面也有頭號戰犯,「我們把各種氣體一字排開,發現須想辦法把這個東西換掉。」聯電發現全氟化合物的頭號戰犯,氣體名稱叫C2F6,不但在晶圓製程用量大,且根據資料,每排放這種氣體一公斤,所造成的溫室效應相當於排放一萬二千二百公斤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