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MIT研究:這個原因,讓核能發電廠不再「便宜」

MIT研究:這個原因,讓核能發電廠不再「便宜」
撰文: 科技新報 / Daisy Chuang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0-12-21

麻省理工研究美國 50 年來的核能建設資料後發現,核能發電建置成本愈來愈高,核能發電廠已不再「便宜」。

 

若要降低電廠建置成本,勢必要找出超支且難以控制價格的原因。麻省理工能源研究所副教授 Jessika Trancik 表示,「雖然我們都知道美國與許多地方的核能成本都在攀升,但至今仍不知道原因與解決方案,得了解一番才能重新設計核能工程。」

 

對此,麻省理工團隊開始研究過去 50 年的核能建設資料,發現這可能是在電廠設計出了問題。研究結果與預期相反,他們發現在既有電廠續建的成本,遠比再蓋一座核電廠還要貴,研究指出,由於施工現場條件或是當地法規改變,建置工程會因為突然需要更改設計而延誤。

 

成本增加有很多原因,Trancik 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建設缺乏彈性與靈活性,在建設過成功往往會面對許多變因,有可能是安全法規變化、政權轉換等。因此團隊認為,或許就能藉由設計與減少所需材料達到降低成本目標,像是部分設備改成異地建造、直接先改造反應爐最外圍的安全殼、部分結構換成新型混凝土等。

 

Trancik 認為,成本增加與硬體成本無關,比較像是因為施工環境改變而提高成本。前期設計成本理所當然地會影響最終整體成本,假如某些特定地點或安全法規的變更而不得不回去重新設計,就會連帶影響後續的工程進度、成本,因此得列出各式各樣的可能發生的事情與變因,能避免重新設計想當然是最好的。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許多科學家與工程師將目光轉向模組化、小型反應爐,這類較小型的核能建設時間較短,也可以早早裝設燃料再運到電廠預定地,模組化設計更能大幅提高核電廠的建設彈性,多組組合在一起也能提供龐大的電力,更有效地分配電力。

 

2019 年的《核能產業現況報告》就指出,2009 年來全球核能反應爐的平均建造為 10 年左右,遠超過世界核能協會(WNA)預計的 5 到 8.5 年。

 

Study identifies reasons for soaring nuclear plant cost overruns in the US

 

本文獲《科技新報》授權刊登,原文:為何核電廠不再便宜?工程設計驟變讓成本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