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我們與低碳的距離

我們與低碳的距離
撰文: 鄭閔聲 研究員/紀茗仁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0-04-15

實踐永續發展,是衡量國家進步與否的重要指標,在全球氣候危機下,這項能力更為關鍵。身為全球第21大排碳國,台灣對於回應氣候變遷、減緩全球升溫,有份難以規避的責任。然而,在眾多領域都能驕傲喊出Taiwan Can Help 的我們,唯獨在減碳上的表現,從未真正獲得國際認可。與低碳永續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台灣與模範地球公民之間的距離。

四十年來,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一直選擇以自行車代步。在台南成長的他,從小就利用這項無汙染的交通工具移動,即使成年後在都市定居、經歷多次職務轉換,騎車始終是不變的生活習慣。

 

卸下公職後,賀陳旦有更多空閒時間踏上他那輛「菜籃單車」,在台北市的街道巷弄間自由穿梭、欣賞社區景致,進而對騎車產生了與過去不同的領悟,「當深入城市內部,你會感覺自己與周遭環境發生更緊密的關係;除了『你』以外,生活中還有其他人事物,彼此是共享所有資源的生命共同體。」他說。

 

「推得遠一點,地球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共同體的成員不只有人類,如果某些資源因為人類拚命追求經濟成長被惡性消耗,讓生態互動失去平衡,結果勢必是災難。」說話一向沉穩的賀陳旦,露出有些急切的語氣:「過度排碳,就是一種不平衡。只是二氧化碳不會造成立即性的威脅,讓很多人無感。」

 

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本身,確實如賀陳旦所說的,不會在短時間內對人類造成致命風險;但面對因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造成的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現象,即使是最遲鈍的人,大概也不至於完全無感。

 

二○一九年,地球刷新了多項單月平均高溫紀錄,全年均溫則創下史上次高。這一年,全球各地也發生迫使數十萬居民撤離的美國加州大火、重創東日本的超級颱風哈吉貝等「規格外」重大天災。

 

在台灣,一九年的攝氏二十四.六度均溫,也是自一九四七年有完整氣溫觀測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經濟部水利署並統計,台灣各地單日雨量達兩百毫米的「強降雨」日數,比二十年前平均增加七成,但降雨日數則相對減少,顯示國內降雨型態朝兩極化發展。

 

由於氣候變遷對環境的衝擊日益明顯與劇烈,一五年十二月,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要求締約國在本世紀結束前將全球氣溫升幅(相較於工業革命前水準)控制在攝氏兩度內,並以攝氏一.五度為努力目標;各國則應依國情制定減少排碳方案,並且每五年通報國家自主減碳貢獻。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