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在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舉辦氣候視訊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應邀出席並發表談話,預料將是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美中領導人首次同場。
「這樣才叫有政府,才叫會做事!」2019年10月下旬,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了「向海致敬」計畫,「1988公里海岸,每吋都有人管!」院長豪語和政策目標都喊得響亮,政府9大部會、15個機關嚴陣以待,準備好好收拾那些盤據在台灣海濱的海洋廢棄物。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台灣自2019年10月下旬展開「向海致敬」計畫,但18個月後的今天,台灣的海岸乾淨了嗎? 《今周刊》今發起「還海行動1095」,號召各界將海岸廢棄物回收再製成「新國民拖鞋」,打造海廢循環經濟。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周刊》去年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舉辦5場淨灘、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變身2440雙藍白拖,今年計畫邁向第2年,不僅公布過去1年行動成果,更呼籲縣市政府如能與民間合作,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氣候變遷因應法》今(2023)年2月公布施行,但攸關行政能量的《環境部組織法》草案仍在立院審查。環保署今(27)日表示,為提前擴充氣候工作政府量能,將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率先成立「氣候變遷局」。組織由原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改制,人力由48名擴增至88名,優先目標為訂定12項氣候法關鍵子法,並規劃碳費徵收。
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今周刊》1374期針對全臺灣海洋保護區現況展開調查,發現臺灣雖已設立47個海洋保護區,但因長期缺乏監管人員,再加上法源分散,變成權責混亂的多頭馬車管理,讓保護區淪為「紙上公園」。 根據中研院長期監測結果,臺灣北部海域魚種近15年內,已從142種銳減至37種,相當於逾7成魚種消失,而沿海與近海漁獲量也下跌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