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昨(30)日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宣示未來八年將投入高達9000億元預算,打造零碳能源家園。在此趨勢下,包括東元(1504)、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等國內機電大廠也磨刀霍霍準備爭搶商機,全力卡位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儲能系統及氫能市場,中長期成長性值得期待。
台灣重電業近期好消息不斷,華城(1519)宣布推出台灣最高功率的電動車充電樁、士電(1503)則預計在第三季下半正式揮軍電動車充電站營運,而東元(1503)與海龍風電合作的陸上變電站亦規劃在下半年動土,大同(2371)則宣布與西門子能源合作切入風電電力管理系統的佈局,重電業者在新能源事業的佈局可說是各顯神通,成為各公司支撐未來營運展望的利基所在。
隨著綠能與電動車產業需求成長,華城 (1519-TW) 多年來佈局效益也逐漸顯現,除原有的風機電力設備相關業務外,今年也與國際風機系統大廠 MHI Vestas(MVOW)攜手合作,順利切入風機組裝領域,成為首家跨入此業務的台廠。
全省巡迴演講列車本週要到高雄鳳山。上次有跟大家分享到,近年來我發現投資朋友在投資股市上有著明顯地成熟,比較不會人云亦云,比較會去思考股價上漲背後的原因,又或是基本面。但是,有些時候太相信腦中的基本面,卻忽略了股價的變化,可能也是一種風險唷!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發布華城(1519)及中興電(1513)研究報告,目標價分別為1140元、227元,中興電10日股價大漲衝至漲停價228元,破了大摩的目標價。
重電族群直直落,想低買該如何操作?520後政策推動,題材個股還會再攻一波,利用KD直找尋最佳的切入點。
AI熱潮與美國電網升級推動電力需求激增,MSCI亞太公用事業指數今年上漲近14%,可望創2006年來最佳年度表現,台股表現更亮眼,今年迄今雲豹能源(6869)飆漲1.3倍,華城(1519)則股價翻倍,漲幅領先其他亞太同業。
成立於 1969 年的華城電機,耕耘超過半世紀後,在 2022 年股價從 48 元,漲到 340 元,以 620% 的年漲幅,居全台上市櫃公司之冠。此後漲勢依舊強勁,2024 年 7 月,華城(1519)與台積電股價同時突破千元大關。 什麼樣的機運,讓華城電機寫下近年台灣最強的飆股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