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大廠東元宣布,與國內幾家離岸風電開發商、國際知名永磁風力發電機製造大廠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代工離岸風電發電機定轉子產品。
鴻海(2317)下午宣布,將與旗下鴻華先進及全球最大微型精密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產(NIDEC),共同商討在台灣成立三方合資公司,主攻馬達電機系統及車用電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鴻海、鴻華先進及日本電產將共同做相關評估及合同擬定,希望在今年12月前完成合資公司成立協議,並於2022年在台灣設立合資公司總部。 這是繼鴻海上周三(14日)宣布,參與美國鋰金屬高能量密度電池公司SES(Solid Energy Systems)的PIPE增資案後,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又一個重要環節跨國合作案。
特斯拉(Tesla)在過去二年多來在國內車界刮起一陣旋風,我們這幾篇文章在談電動車白話文運動,也反覆用特斯拉做為案例,為什麼呢?我們在意的可不只是周末的車聚,我們更關注的,是其背後所代表的一場交通工具的革命,一個從傳統(內燃機)引擎轉換成電動馬達的革命。
剛果共和國的一名礦工,在全球最大開採「鈷」礦的 KCC 公司工作,早上 7 點就準時打卡上班,晚上 6 點下班。他的工作看似普通,但卻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為小至手機、筆電,大至電動車的電池,都需要用到由他開採的「鈷」來進行製造。
電動車市場潛力大,即便是老牌電源供應器廠的康舒,也在5年前決定投入資源,今(25)日它也一改低調,與工研院、廠富田電機、達信綠能舉辦聯合記者會,宣示將開發碳化矽動力馬達驅控器,全力進攻電動汽車市場。
「巴菲特曾說,成熟的產業,不代表已經沒有成長空間了。大亞雖然穩定成長,但是也要看外面正在發展的產業有哪些,跟我們找到關聯,成為我們的第二成長曲線。」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首圖)說。 就好像Intel在1980年代將主力轉移到微處理器一樣,成立於1955年的大亞集團正經歷著類似Intel的轉型階段。大亞集團以電纜電線業務為主,從高壓電纜到電動機車、耳機中的漆包線圈都是業務範圍,雖然2022年的年營收來到近新台幣270億元,大亞仍在找尋下一波成長動能。 企業投資是尋找創新與第二成長曲線的辦法,為了能看見「外面正在發展的產業」,大亞早在1998年成立大亞創投,聚焦在「Double E投資」——不是電機工程系的Double E(Electronical Engineering),而是能源(Energy)和新興的創新產業(Emerging)。
特斯拉向全世界證明了電動車可行。現在又要發表能震驚業界的全新科技了嗎? 在不久前的特斯拉投資人日中,他們宣布在新世代的車輛架構中,新馬達將完全不使用稀土元素。 他們要這麼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又將如何做到?
全球電源暨能源管理龍頭台達電今(13)日在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首度擺放一輛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吸引眾多人潮湧入。最大亮點是首顆台達自製的ebike中置馬達登場,預計明年第一季進行量產。
依財政統計通報,電動車受惠於電池、馬達等車輛零組件的關鍵技術有所突破、淨零碳排政策等因素,全台 2022 年底電動車為 3.6 萬輛,較 2017 年底增 21 倍,其中自用小客車 2.8 萬輛,增幅達 35 倍,其中北市又占了全台的將近 2 成。 但電動車趨勢快速發展,也衍生出充電問題,許多電動車的車主無法在自己社區裝設充電椿,成為新的社區難題之一。
距離高雄高鐵站車程二十公里,附近除了紡織廠、鋼鐵廠以外,幾乎可說是荒煙蔓草的橋頭科學園區,在2025年卻會成為鴻海組裝電動巴士最重要的基地!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