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公投結束,產業界齊聚的共同話題就今(2022)年是否會缺電?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率先跳出來說「明年一定會缺電,但大家做了決定就不要抱怨。」除了郭台銘,企業界董總字輩只要關起門來,都直言:很擔心今年缺電!甚至有蓋電廠經驗的業者直言:缺!缺大了。
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企業愈來愈注重永續發展,許多國際型指標企業規劃減碳路徑,綠電交易無非為企業減少碳排的一條快速達標路徑。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22年1月21日發布《2021台灣綠電交易進度報告》,分析2021年台灣綠電轉供狀況與歷年之躉購費率變化情形,建議需求方瞭解自身用電型態與發電型態是否匹配,並可透過資誠提供之專業綠電採購分析服務設立合理的綠電採購與企業減碳目標。
經濟部在年前公告2022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由於小水力發電、生質能及地熱發電陸續有許多小型案場完工,為鼓勵發展,躉購費率略有調升,並首度增列海洋能。太陽光電則考量原物料上漲,設置成本提高,費率止跌回升,維持每度3~6元,並提供屋頂型併網外加費。離岸風電費率則微幅調降。
經濟部2017年起核發的再生能源憑證,今年突破百萬張大關,交易量也破91萬張,再生能源交易市場看似逐漸活絡,但不少中小企業仍抱怨,還是買不到綠電。台灣綠電應用協會對此解讀,國內綠電交易市場仍不夠成熟,除了政府以躉購機制收購大部分的綠電,市場上還缺乏媒合者、稽核者等多元角色的空間,也因此「一證難求」,企業依然買不到綠電。
近日台灣酷暑炎熱、豔陽高照,氣溫頻創新高,花蓮地區創下氣溫破40度的水準,氣溫炎熱下,全台用電也瀕臨警戒,尖峰負載突破4000萬瓩,所幸用電尖峰時間太陽能發電幫大忙,占發電比重已逾1成水準,下半年隨著太陽能FIT躉購費率未降,政府拼太陽能裝置進度,國內太陽能模組轉換到大尺寸的產品也開始量產,模組出貨可望加速,另外,日照條件大好,自營電廠的業者下半年售電收入也可望明顯增加,整體下半年太陽能廠營運展望樂觀。
台灣挾帶天然地理風場優勢及近年再生能源政策扶植,政府期待風電產業能蛻變為另一個「護國神山」產業,周一(8/1)《今周刊》舉行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風電場論壇,邀請多位產學界專家為台灣未來5年風電發展把脈。
離岸風電啟動第三階段,開發商參與盛況空前,代表風電發展可以不用仰賴政府躉購,進入自由競價時代,也終於出現本土開發商,國產化大有推進。 不久的將來,台灣西部沿海將遍布風機,最後會由哪六個案場中選?結果將在九月底揭曉!
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近期在永豐銀行的「再生能源專屬信託模式」下,完成國內首起融資電廠轉供綠電的信託案例。藉由引入信託制度,提高金流安全,讓建廠資金及用戶繳交的電費都進到第三方信託專戶專款專用,再由銀行端撥款給發電業跟售電業,解決中小型再生能源的融資困境,並間接解開「中小企業買不到綠電」的僵局。 陽光伏特家表示,首例綠電信託模式的誕生,是我國再生能源自政策補助邁向市場機制的重要一步。
綠色和平今(23日)發布「RE10X10企業綠電倡議2023年度報告」,超過百家台灣企業不分規模、行業別加入綠電轉型的氣候行動,目前已有40家企業開始使用綠電,其中18家成功達成10%綠電承諾,甚至有11家突破20%綠電用量,激勵中小企業使用綠電。 然而,報告指出四大挑戰導致綠電價格過高,包括台灣綠電市場有供給量嚴重不足、現有綠電被躉購制度壟斷,綠電自由市場總量少、綠電憑證透明度低,以及不同綠電取得途徑困難。
2022年電力排碳係數為0.495,每發一度電的碳排放量為0.495公斤。為2005年、有統計以來最低,也是首次降到0.5以下,然而相比他國,台灣電網的碳排放相對較高,未來產品出口將面對較重的碳稅負擔,在能源轉型議題上面臨更迫切的挑戰。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發布《2023台灣綠電交易進度報告》,分析2023年台灣綠電轉供狀況與歷年之躉購費率變化情形,並提出企業綠電採購建議。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