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各地陸續發生急遽的自然災害,使得人們開始反思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物理性衝擊。這段期間的一些大型災害,例如:加州野火與土石流、哈維颶風與瑪利亞颶風、哈吉貝強颱(日本60年來最強烈的颱風),都導致人類生命安全與企業經濟上巨大的損失。
近年全球各類自然災害頻生,讓人們再度反思愈加迫切的氣候危機。為了迅速達致碳中和目標,有些國家嘗試以「碳」作為交易標的,冀引入市場元素「誘使」追求成本效益的企業實現減碳轉型。「碳交易」的實際操作情況是怎樣?政府、企業及監管機構擔當着什麼角色? 此為【碳中和賽跑】專題系列的第一篇。
永豐金控長期積極投入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議題,面對全球極端氣候造成人類及自然災害不斷的發生,永豐金控除運用投融資核心業務持續發揮金融影響力,並將每月17日訂為「永豐環保日」,號召員工「每天一個簡單綠行動」從生活中實踐愛地球,今(17)日更擴大加入原點社會企業所推動之奉茶行動,第一階段由子公司永豐銀行全台24個營業據點提供民眾免費臨時裝取飲用水,以利民眾減少購買瓶裝水,追本溯源減塑減碳,以落實綠色生活理念。
ESG綜觀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三大面向,可謂是企業營運的三稜鏡,評比企業永續經營表現,展現企業風險。ESG三大面向牽涉眾多議題,透過系統性的ESG評比,匯聚ESG大數據,用以察覺、預警企業內部營運的缺失,也可以了解自然災害、供應鏈、原物料、客戶等外部風險,為企業爭取更多時間,才能提前準備、即時因應、避免損失,有效進行風險管理。
住不起的房子,可能是這時代的人集體記憶之一,過去無論貧富,基本上都能住進大房子與碧綠庭院的所謂美國夢,疫情之後也瞬間破滅。住房是人的基本權利,為求負擔得起的房價,愈來愈多美國人被迫搬到容易發生洪水或野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