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衛生紙需求持續增長,但以原生紙漿製成的衛生紙,對環境的危害不容小覷,包括砍伐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造成污染等。使用回收廢紙與替代原料,讓使用衛生紙成為更環保永續的選擇。
新北市一名承包商以300元飯錢託人清運公園枯枝落葉,未料對方竟將整車廢棄物載往農地焚燒當肥料,遭人舉報後東窗事發!案件經法院審理,兩人分別被判刑2年及1年6月,全案可上訴。
今周刊編按:台灣擁有近220萬公頃森林,環境部10月28日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兩項本土自然碳匯減量方法,使不少企業對投資森林碳匯興趣大增。 明年碳費即將開徵、全體上市櫃公司均須編製永續報告書,此刻各產業都在積極備戰 ESG,你跟上了嗎?近幾年企業紛紛著手進行植樹日、認養森林等計畫,然而,僅靠單次綠化行動,可能較難取得顯著的碳匯成果,或符合嚴格的國際標準。
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 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更糟糕的是低廉的市場價格進一步的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條件。
來自英國的希爾頓,透過採用再生農法,不僅擺脫對化學肥料的依賴,還透過出售有機碳權,大賺一筆,成為第一位出售土壤碳權的農民,他是怎麼做到的?
台南柳營八翁里21戶酪農戶串連,與台南市政府、環境部共同打造「全國首座酪農畜牧糞尿處理中心」,於8月1日啟用。該座處理中心不僅能每日回收329公噸畜牧廢水,生產7,277度沼氣發電,更能將處理後的沼渣轉化為農業肥料,一舉多得。
雲林縣古坑鄉福智高中近日舉辦自主學習成果發表會,其中兩個環境永續項目分別為校園樹木全面分析和廚餘堆肥應用,不僅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建立校園樹木數據庫,他們也親自動手將學校廚餘轉化為有機肥料,以減少甲烷排放。
橄欖榨油後會剩下大量的果渣木,近年環保風潮替殘渣找到新出路。 石灰肥料製造商KILIMS將果渣木灰燼製作成炭餅,形成「橄欖核炭磚」。橄欖核炭磚不只更容易點燃,排放的二氧化碳也相對少,在澳紐、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成為風潮。
掉落的頭髮,都去哪裡了?不當的處理方式,可能讓你的頭髮成為破壞環境元兇之一。但看似無用的頭髮廢棄物,事實上卻可以重新再生,可以做成肥料、吸油墊,甚至拿來復育土地,減少水資源利用等好處。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於今日(10/3)在南港漢來大飯店舉辦「台肥低碳氨之氫能技術產業研討會」,匯聚來自產、官、學等數十名專家共同探討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戰略。 2023年是氫能元年,台肥率先投入,於今年六月從沙國進口台灣首批「低碳氨」,為台灣氫能發展劃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