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用他辛苦工作的所得,買了一家公司的股票,最期待的是能夠在投資的過程中,分享公司的獲利與成長,這是資本市場生生不息的成長動能;反之,如果資本市場充滿假帳企業,經營者掏空公司,這個市場會形成像吃角子老虎般的吃人市場,把資本市場導向險境。
時常關心市場上新發行商品的投資人,應該很難不注意到,近期有許多股票或債券基金都會加上「永續」或「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字眼,顯示不僅國際ESG投資趨勢興起,台灣市場也跟著颳起旋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今年第二季,已連續兩季度拿下ESG基金吸金王寶座。
股票分割後,美國特斯拉的股價一度下跌30%,近期已逐漸走穩,全球天災頻傳,因應氣候變遷,今年美國加州和歐洲國家陸續宣布禁賣汽柴油車計畫。
當多數人在拋股票時,懂得守株待兔的人開始摩拳擦掌;當多數人在瘋狂搶進股票時,冷靜的人開始伺機獲利了結。這是逆向操作,耐心的穩贏策略。
政府是引導資金流入 ESG (E 環境 Environment、S 社會 Social、G 公司治理 Governance) 資產的主要動能之一,市場看好這將是長線的投資趨勢。
4年前,張安平臨危上陣,成為台泥的新擔當。他重新塑造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以循環經濟取代規模生產,為這家走過75年歲月的老企業,找出投資新亮點。張安平為何能顛覆傳統產業思維,重新打造新台泥,原來,這背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股市頻創新高,全民瘋股票,許多媒體順勢提出什麼幾大明星產業、什麼什麼概念股,日前我朋友因為知道我在儲能產業裡工作,來跟我打聽哪支股票可以買,我才赫然發現儲能概念股已經名列投資建議榜首!
最近綠學院參與了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的成立,看著這個趨勢成為現實,焦點越來越著重在ESG原則,買永續ETF元大00850、國泰00878、富邦00692的人越來越多,著實很驕傲也很開心,感覺有機會在眾志之下,達成我們的使命「在一個世代之內讓綠色產業成為主流」。
樂見太陽能產業在台灣生根 這次到台南參訪,去看了安集,大亞及聚恆,都與太陽能產業有關。過去十幾年來,台灣有很多業者投入太陽能產業,股價一度漲到十分驚人的天價,像是益通一度漲到1205元,茂迪一度漲到985元,後來都在中國大陸大規模國家補貼,擴廠中被打趴在地上,益通股票最後變成壁紙。
台積電畢竟是市值排名前十、外資持有75%的全球型企業,很多的創新的公司治理的方式都走的非常前面,除首度用限制型股票,為何還以TSR跟ESG作為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