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在全球疫情摧殘下,能源需求大幅減少,幾乎所有傳統能源相關產業業績都鴉鴉烏,股價也直直落,但是新能源卻不然,美國太陽能股在 2020 年反而旭日東昇,漲幅驚人,許多太陽能產業鏈相關企業股價翻了倍數。
中國在製造太陽能板領域一直佔主導地位,因中國政府給予大量補貼政策,導致其他外國廠商難以競爭,即使美國對太陽能板的需求日漸增多,但實際製造的太陽能板卻很少。
台灣過去曾是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的製造國,電池外銷遍佈中國、日本、歐、美、印度、東南亞,然隨著中國生產大量壓陣,電池/模組削價競爭無利可圖,廠商紛減產、退出,大多數的太陽能廠商也回防專注國內太陽能裝置市場,享有相對具有保障的VPC補貼,然隨著美國再度對中國太陽能一線廠在海外產能做反規避調查,將陸製模組擋在海關,美國太陽能模組供應出現缺口,又引燃了台灣太陽能外銷的機會。
編按:中國太陽能製造商疑似轉往東南亞四國生產,以規避美國關稅,美國商務部對「洗產地」疑慮展開調查,拜登政府也於週一(6日)宣布,未來兩年不會對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四國開徵新關稅,讓美國太陽能業吃下定心丸。
安裝量下滑、大型安裝商紛紛宣布破產——美國戶用太陽能光電產業似乎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 日前 Roth Capital Partners 在一場網路研討會上提出一項數據:美國太陽能光電市場正在逐步調整適應利率環境,在多重因素交加之下,2024年美國戶用太陽能光電安裝量將銳減 20%。 與之相伴而來的,是聲勢浩大的美國太陽能光電廠商倒閉寒潮。
美國太陽能市場預計2024年新增裝機量將超過32 GW,創歷史新高,受惠於反規避關稅暫緩令。長期展望穩定,預計2025-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達6.6%。儘管2025年可能因政策到期而略有下降,但成本降低及政策支持下,產業長期增長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