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國際航運市場低迷,台船撐過了全球船廠倒閉潮。但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很清楚,要永續地發展下去,必須走出新路,因此訂定了多角化經營的目標,配合政府積極推動的離岸風電政策,台船希望為台灣創造出本土的海事工程能量。
谷歌買電的消息曝光後,立即起了帶頭作用。不只台灣半導體大廠,就連雅虎母公司美國通訊大廠Verizon, 也向雲豹探詢在台灣購買綠電的可能性,並訂下二○二五年將使用五○%再生能源的目標。
百分百綠能不只是口號,德國、葡萄牙都曾創下百分百用綠電的單日紀錄;中美小國哥斯大黎加卻有更大的夢想,全民堅定發展再生能源,誓言要當全球綠能典範。
面對國際能源轉型潮流,台灣不能自外而行,在許多國際大型企業紛紛要求供應鏈廠商使用再生能源之時,台灣廠商也必須響應參與,雖然在轉型期陣痛難免,但朝野上下仍應積極應用優勢,為永續產業及環境而努力。
有多家跨國企業將陸續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加上回流台商的新增投資需要用電,使得台灣的綠電需求量大增,進而帶動太陽能發電廠的搭建商機,嘉惠相關供應鏈。
特斯拉身價水漲船高的背後,反映了資本市場看好馬斯克的能源夢,變革正在醞釀。盤點各類再生能源的發展,未來主流將會是太陽能,提前布局,有望成為贏家。
正崴轉投資的森崴能源,算是手筆最大的一家。從光電、風電、水電,一直到綠電交易平台,無役不與。森崴總經理胡惠森指出,會做能源這行,「都是郭董拖我下水!」
今年7月蘋果 (AAPL-US) 推出了綠電政策,期望以減少產品碳足跡的方式,為減碳做出貢獻,如此一來台廠佔比高的蘋果若要達成2030年產品碳中和的目標,台積電 (2330-US) 與鴻海 (2317-US) 等台系供應鏈將成為成功與否的關鍵因子。
綠電需求面已浮現,但供給面卻銜接不上,綠能業者直指, 融資和行政流程,正是現階段發展綠電交易市場的最大阻礙。
4位還在台大就讀的大男孩—楊青晏、范旭承、林楷翊、吳宥錡,求學期間為了推動綠電,成立全台首家專營再生能源售電業的新創公司「瓦特先生」。他們沒料想到投入綠電的過程如此艱辛,經歷2次轉型,才終於找到現在的方向——成為綠電的中盤商。現在「瓦特先生」已和幾間上市櫃公司簽定協議,明年春天可望出售全台第一批綠電,帶來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