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對於手搖飲業者來說帶來的影響絕不僅僅是價差5元的變化,萬波島嶼紅茶創辦人張庭偉表示從更遠大的2030年全面禁塑目標來看,如何能更細緻地規劃政策執行的面向,才是政府、品牌、消費者三方可以達成執行效果最好的方式。
總統蔡英文預告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永豐餘、華紙、農林等擁有大片林地的「碳權概念股」瞬間暴紅。「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則透過與全家合作「負碳便利商店」,打造碳權交易應用雛形,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並擔負起「個人社會責任」。
「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透過與全家合作「負碳便利商店」,打造碳權交易應用雛形,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並擔負起「個人社會責任」。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料,每年能產生約30萬噸的茶渣廢料。茶改所研發新技術,將紅茶茶渣經酵素分解後,萃取出的紅茶茶渣萃取液具有抗氧化、抑制酪胺酸脢等美白效果。過去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茶渣,也能透過新技術廢物再利用,競逐美妝保養市場。
今周刊編按:消基會今年4至5月間針對市面74多家手搖飲、咖啡店及早午餐店販售的鮮奶茶類飲品進行調查,調查發現一些店家在鮮奶品牌標示與實際銷售內容不符,像「珍煮丹」在官網顯示其「姍姍紅茶拿鐵」飲品使用小農鮮奶,但店員卻回應採用光泉乳香世家。 台灣的農業早已不是落後的現場,專業、乾淨、科技,是台灣農民值得被看見的樣子; 從產地到餐桌,做到品質揭露、透明溯源,正是台灣農民最重要的價值。
以紅茶聞名的南投魚池鄉,如今卻被高經濟效益的檳榔樹,取代了滿山茶樹,成為當地景觀。十年前返鄉的王虹綾,決心種回紅茶,企圖擦亮朝霧茶莊的品牌;而結盟京都的宇治抹茶,正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