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要去哪裡養老?入住安養機構,向來是主流選項之一。當家中長者選擇入住「老後的家」,食衣住行、日常藥物服用等事項,都要仰賴第一線的醫護與照顧人員,但當醫護人員心裡、健康狀況亮紅燈時,長者的照顧品質,該如何被保障?
近來台灣空氣品質糟糕,尤其北部、西半部一片霧茫茫,包括雲嘉南、高屏地區等空氣品質都亮起紅燈,連氣象專家都出面提醒民眾,外出應做好防護!不過,市面上口罩五花八門,也出現了專門的防霾款式,到底該怎麼挑選,才能選出抗空汙CP值最高的口罩?
台灣水庫水情亮紅燈,在缺水期間,最擔心會影響日常生活的用水,再加上台灣部分地區,開始實施「供五停二」分區輪流供水,因此事前的儲水準備相當重要。這次要教大家在停水/限水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學會正確儲水方式、水的再使用,以及復水後的處理,才能安心度過缺水期喔!
想像一下,要在狹窄的台灣海峽,插上千支以上的大風機,又要讓每年數以萬計的船隻,順利通過寬度僅有十幾公里的「航道」,應該怎麼辦?離岸風電計畫的第三階段,把台灣海峽風電的裝置容量,從第二階段的五.六GW(百萬瓩),一下提升近兩倍,這個問題,就變成一定得面對的挑戰。
馬糞海膽因味道濃郁、口感嫩滑備受饕客喜愛,每年5月至9月是海膽的性腺發育成熟期,近年卻因過度撈捕面臨族群瀕危,並在今年更新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第六版,從黃燈(斟酌食用)轉為紅燈(避免食用)。台灣東北海域常見的紅尾圓鰺(俗稱紅尾竹筴魚)則從黃燈升至綠燈。 參與編定的海洋生態學者邵廣昭說明,海洋生物資源變動性大,為了呈現台灣海洋漁業資源現況,「海鮮指南」每隔2至3年定期更新,提供民眾及餐飲業者採買海鮮參考指引。
台灣已超過1,400天沒有颱風登陸創下史上最長紀錄,北部各指標水庫水位均達7成以上,但南部的白河、曾文、阿公店水庫均面臨1成保衛戰、水情亮紅燈,嘉南地區因水情嚴峻,已決定實施全面節水停灌措施。 法人表示,今(2023)缺水大環境下,有利水資源概念股表現。
為減少機車族與行人曝曬時間,台北市自2019年開始調整紅綠燈時長,今(2024)年7月起也將實施,在暑假期間的離峰時段,縮短全市740處紅燈秒數,最多縮短達到90秒。調降秒數的路口點位多分佈於市中心,台北市交工處表示,本次專案是以全市來評估,車流是最大的考量,而非因應氣溫調整;且車流不連續會導致塞在路上,曝曬時間更長,更不利於機車族躲避高溫。
無人車、自駕車的技術正在發展當中,自駕車通常是電動車,比起油車能減少排放,而他也能提升移動性,並且能針對年長者以及身體不便的人士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駕駛解決方案。然而,儘管自駕車比純人工駕駛的車輛還要多了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優勢,但實際能達到多少效益,還是得看我們的消費市場對於它的安全性以及效率提升面的信任與肯定。
28歲自行創業的廖育斌,只懂得奮力加速前進,直到48歲時,公司遇上財務危機、健康也亮起紅燈,他才理解慢下來的必要,並讓大雪山中的一塊園地走進他的生命,逐漸療癒了他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