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低迷的景氣,不知何時才能自谷底翻揚,但可以確定的是,在疫情影響下,從工作、消費到娛樂等諸多層面,都將產生根本性的改變,企業經營者在因應疫情衝擊同時,也必須為「後疫情時代」做好準備,才能及時掌握轉型契機,提升競爭力。
太陽能產業丕變,過去曾是當紅炸子雞的多晶太陽能電池,已漸被更高轉換率且價格具競爭力的單晶太陽能電池取代,連帶衝擊多晶太陽能矽晶圓需求快速下滑。綠能主攻多晶產品,在產品需求減弱、中國大陸同業大舉擴產、殺價搶單夾擊下,這家台灣太陽能矽晶圓龍頭大廠也難逃衝擊,面臨下市。
政府、企業、銀行大力資助的太陽能原料廠寶德電宣布破產,面對虧損與產業競爭力無法贏過中國的現實,台灣是該提早蓋牌,還是繼續堅持?
以「低成本來創造競爭力」的策略,早已不是台灣的優勢。降低成本固然是每個企業的基本價值,但是企業需要發展出資源循環型的營運模式才是關鍵,也才符合社會的期待和國家未來的發展。
台灣正在努力用數字說話!
企業在這一波節能減碳熱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能大幅降低用電密集度、因應資源再回收等議題,則可為企業帶來顯著獲利與更強大的競爭力。
一個企業,近6成的員工,都是50歲以上的灰髮中年,還能有競爭力? 在體力至上的藍領產業,若超過一半的勞動力,都是女生,這家公司還活得下去?這兩個看似不可能的答案,竟同時發生在一家台灣企業中。
長久以來,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地球資源不斷被消耗,甚至產生大量廢棄物,進而衍生諸多社會衝突,為了避免一再浪費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資源,講究可恢復與可再生的循環經濟,便成為各國不遺餘力推動的發展共識。臺灣當然也沒有置身事外,自二〇一六年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循環經濟就是當中重要一環,尤其訴求「循環產業化」與「產業循環化」二大主軸,希望促使臺灣企業加快接軌國際的腳步,並且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
自學不只是新世代人才必備技能,許多國家更早已將「學習力」視為攸關國家競爭力的重點。在全球趨勢下,新型態教育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是下一個具有成長潛力的市場!
為深化我國公司治理,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金管會本月2日宣布公司治理四大新措施,其中,2021 年有 608 家上市櫃董監事將進行改選,今年董監候選人將全面採「提名制」。
公部門永續長聯盟共識營23日登場!彭啓明:將投入1.8兆推綠色採購、內部碳盤查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前進COP 29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歐盟碳市場年報》2023年ETS收入達1.5兆,收入怎麼用?CBAM又會推高碳價?
開箱日本10大最佳蔬食餐廳!米其林星級主廚、自家菜園取材,哪間是你的菜?
為了加速減碳,歐盟修正的「LULUCF條款」如何增加森林碳匯?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