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施「洋垃圾禁令」後,大量洋垃圾轉而流入台灣,科技島將變垃圾島?政府要全面禁止,或是對進口嚴加治理,深入走訪工廠、貿易商找解答。
綠電需求面已浮現,但供給面卻銜接不上,綠能業者直指, 融資和行政流程,正是現階段發展綠電交易市場的最大阻礙。
環保署為鼓勵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對於衛生用紙制訂有環保標章規格標準。凡是符合國家標準CNS 1091 衛生紙規範之衛生紙產品,若全部使用回收紙漿,則可申請環保標章。目前已有多家品牌衛生紙已取得環保標章。
螞蟻集團原定於香港和上海交易所同步掛牌,有望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案,不料中國監理機關在最後一刻喊卡,顯示中國政府決心嚴加掌控數位金融,管理系統性金融風險。
台灣沿近海鯊魚漁業主要分布於宜蘭南方澳、台東新港、屏東東港、小琉球與高雄前鎮,透過大目流刺網、延繩釣、圍網等方式捕鯊,鯊魚漁獲量在1990年到達高峰,可達七萬五千公噸,之後逐漸下滑,到2010年已下降到兩萬多公噸,產量記錄的單位都是鯊魚而非魚翅,畢竟台灣一直以來都並非只是為了鯊魚而捕鯊。
中國新疆「血棉花」風波,自H&M被中國網友挖出去(2020)年禁用新疆棉的聲明「翻舊帳」後,如今遭抵制的國際品牌名單越來越長,也讓不少台灣、香港及中國藝人紛紛主動與廠商解約,力挺新疆棉。 藝人們大動作切割讓許多人好奇,這樣突如其來的舉動難道不需要「賠償天價違約金?」對此,一名經紀人道出背後真相。
瑞典快時尚品牌H&M一份「拒用新疆棉」的聲明引爆中國怒火,猛烈火勢一路延燒到中、台藝人,紛紛大動作切割解約,中國從上到下更發起大規模抵制潮,意圖向各大品牌抗議「抹黑行為」,聲稱新疆根本沒有所謂的強迫勞動,外界指控的內容全是子虛烏有。 不過,卻有「被自願者」以過來人的身分道出真相……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1)日公布國人今年1月薪資統計,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125元、年增2.07%,創歷年新高。 若剔除物價因素,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2.25%。 實質經常性薪資終於高出2003年的平均數字,終結台灣長達18年薪水倒退現象,但仍有不少民眾自嘲「抱歉,是我拉低平均薪資」。 為何一個數字,反映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台灣?本文帶讀者一揭三大薪情真相。
隨著人類對木材、紙類品的需求增加,被稱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佔全球的面積逐漸減少中,然而,全球唯一一檔以林木為主題的百達林木資源共同基金,卻因為永續題材受到投資人認同,一年來報酬率竟超過7、8成,還入選《今周刊》「ESG永續台灣」評選「全球50強永續基金」之列,「砍樹的公司怎麼可能環保?」就讓百達投顧產品經理黃俊苔,為您揭開旗下標的背後的ESG真相!
阿根廷著名的富人社區Nordelta近日迎來400隻水豚當鄰居,居民原本很歡迎,但自從水豚在馬路上大小便、攻擊寵物狗之後,他們便開始痛恨水豚。不過,對於日漸失控的人豚大戰,生物學家Enrique Viale則站出來斥責建商長期開發巴拿馬運河周遭的珍貴濕地,壓縮許多野生動植物生存空間,未來勢必會付出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