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雲林縣台西區海埔新生地自1991年編定為工業區,歷經藍綠多任縣長,始終招商未果,至2015年才由當時的縣長李進勇提出轉型規劃,改作綠能專區,第一期規劃獲前瞻計畫全額補助。 不過去年底縣市長選舉,雲林變天,張麗善就任後重新評估,將台西綠能專區調整為產業園區,引發立委蘇治芬質疑,蘇也曾任雲林縣長,對於她任內未能成功開發有什麼樣的解釋?如今政策再變,她又有什麼樣的建言?以下是本刊專訪蘇治芬的內容摘要。
「下一站嘉義!」高鐵奔馳進嘉義太保,迎來是大片綠油油的農田,驅車循嘉義四十五縣道,短短七分鐘車程,高聳圓弧地標上寫著「馬稠後產業園區」,二十九家廠商已在園區內開枝散葉,在嘉義縣長翁章梁的治理下,農業大縣正積極地朝「農工大縣」轉型。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今 (26) 日表示,近期提報投資審查小組核准通過日月光投控 (3711-TW) 總投資金額約 2.5 億元,在楠梓科技產業園區設立日月光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包含設置綠能低碳示範園區、開發循環經濟文創產品、投資設置員工長者日照中心等,落實企業永續發展。
廢水處理廠平和環保,興櫃掛牌後連續兩年營收刷新高紀錄,除了承接重金屬汙染的金屬廠廢水再創佳績外,也是10年前高雄阿公店溪染紅後,扛起本洲產業園區內廢水處理的重要功臣。
「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全球約65%的碳排放。」 今周刊以聯合國ACT NOW【10大個人氣候變遷行動】作為行動基底,2022年發起第一屆「自綠生活節」,獲得熱烈回響、現場人潮不斷,今年9/16-9/17於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延續舉辦第二屆「自綠生活節」,除了好玩有趣適合親子外,還有滿滿的知識含量,邀請大家從食、衣、住、行、育、樂中,實踐永續。
「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全球約65%的碳排放。」 今周刊以聯合國ACT NOW 10大個人氣候變遷行動,舉辦第二屆「自綠生活節」,並在今年9/16-9/17於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熱鬧登場,希望邀請大家從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中,實踐減塑低碳的綠色生活,一起為拯救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廠房 9 月 22 日爆炸造成 10 死 111 傷,因廠內化學物品揭露不全,讓外界發現廠商自主申報危害物質管理不足,經濟部將修改《工輔法》,加強廠商申報責任。
屏東明揚大火案燒出產業園區工廠管理問題,且為近年最嚴重的工安職災意外之一。行政院長陳建仁指示,相關部會應全面檢視工廠易燃(爆)化學物質管理機制,並研議修正《消防法》,加重違規廠商罰則,增訂管理權人刑事責任,同時保護吹哨者及提高吹哨者獎金。
高雄市環境保護局今(4日)召開「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下稱環差報告) 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 報告書中敘明因應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轉變及需求,進駐廠商台積電將由原先的成熟製程28奈米廠,變更為先進製程2奈米廠,預計園區瞬間最大用電量從原先387,867 KW,增加至421,273 KW,年用電量約37億度(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12%),增幅約為9%。
「台南市綠能產業區」日前(2/21)進行環評專案小組第四次初審,開發單位為台南市政府。環評現場有民眾質疑移植1.8萬棵樹木的必要性,建議選旁邊的垃圾山作開發。 專案小組最後認為本案對生態及環境有顯著不利之影響,建議「不應開發」,並獲得在場反對開發案的民眾拍手感謝。 台南市府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蕭富仁則在會後表示,會在3日內答覆是否申訴,並於30日內提供補充資料,以爭取環評大會委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