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企業團全球各地布局能源產業的政策,在歐洲獲得重大進展。台泥子公司NHOA旗下、專責發展電動車快充和超快充基礎設施的Atlante Co.14日宣布,取得羅馬機場營運商ADR的重要標案,將可於羅馬菲烏米奇諾國際機場(Fiumicino)及錢皮諾機場(Ciampino),建置結合儲能的電動車充電站。
台灣的再生能源市場,又吸引國際級投資機構投資。太陽能開發營運商永鑫能源今(18日)宣布,已與貝萊德實物資產(BlackRock Real Assets)簽訂協議,貝萊德將持有永鑫能源100%股權,此投資將通過一個私募基金進行,該基金將投資全球氣候基礎設施資產,並由貝萊德來管理。
台灣租賃三雄中租-KY(5871)、和潤(6592)與裕融(9941)挾豐沛資金優勢,近年來除融資本業穩健成長,也都積極拓展在綠能領域的佈局,為營運創造金流活水。其中,中租集團在太陽能案場開發走得最早最遠,已是台灣最大太陽能案場投資者之一,而較屬於業界後進者的和潤、裕融則另闢蹊徑,除卡位創能、儲能市場之外,也憑藉著與汽車產業深厚的連結,卡位電動車充電營運商機,擴張在綠能產業的版圖。
成立超過50年的機電大城華城電機,除了本業變壓器、配電盤以外,更在11年前就已經布局充電樁業務,現在已經成為台灣市占兩成的充電樁營運商,究竟公司是怎麼做到的?
目前在台灣擁有高市佔的裕電,是台灣最早經營充電樁營運商的業者,近幾年電動車銷量急速上升,公司怎麼看未來市場趨勢? 2010年創立的裕電,是台灣最早的充電樁營運商,也是迄今非特斯拉體系的充電站,市占率最高的業者。裕電總監王柏棠接受本刊專訪透露,「我們在台灣有3千支充電槍,扣掉特斯拉的話市占率是5成,含特斯拉市占率是3成。」
充電樁市場火熱,而在加速建置的背後,也少不了台灣供應鏈的參與。 台灣有三家廠商已經布局多年,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台灣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搶到營運商、車廠的訂單,它們究竟怎麼做到的?
全台第一座火山型地熱開發案「金山區四磺子坪地熱發電廠」,於10月正式商轉,成為國內開發地熱能源的重要里程碑!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表示,四磺子坪地熱開發團隊經過近半世紀的努力,終於突破早期工法及材料等限制及困境,成功開發營運商轉。
今周刊編按:統計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台電近三月釋出逾400億元以上訂單,重電五虎中興電、華城、士電、亞力以及大同吃下多筆台電訂單,成為最大贏家,中興電今(26)日盤中強攻漲停價157元,成交量逾11萬張,最後收漲10元至153元,漲幅仍居高位,約近7%。 台灣的充電樁營運商市場百花齊放,然而目前電動車滲透率有限,充電樁使用率依然偏低、幾乎所有廠商都尚未從充電樁生意當中獲利,目前只能埋頭燒錢、持續佈建充電樁,等待電動車更加普及的一天到來。
與其他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B2C)的租賃二手時尚平台不同,2018年創立於倫敦的英國B型企業Hurr,不僅採個人對個人的交易(C2C)共享租賃方式的高奢時裝租賃平台,更搶攻各大時尚品牌及通路百貨,成為這些企業背後的租賃服務營運商。
義大利國營電網營運商Terna表示,未來十年將投入超過2,300億歐元(約2,500億美元)進行電網升級,藉此支援國家的能源轉型目標。 這筆投資較去年承諾至2028年投入的1,650億歐元計畫明顯提高,反映出該國加速實現再生能源轉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