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的水尾漁港外海灘,過去幾年一直被海水沖上岸的漂流物掩蓋,整個海灘充滿了漂流木、寶特瓶、保麗龍等,偶爾還有動物的屍體,我不只一次呼籲大家一起努力把海灘變乾淨! 最近水尾漁港的外灘海岸缐突然變乾淨了,原來有很多志工團體來到這裏淨灘。上週有一群老師帶領一大群小朋友,他們一起在海邊淨灘。小朋友們戴著口罩撿起被海水沖上岸的垃圾,小朋友們認真地撿垃圾,老師們照顧小朋友的安全,這是我看過最美好的畫面!
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著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綑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啟用的台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全球離岸風電的示範港埃斯比約,是台中港首座離岸風電專用港口的重要參考對象, 希望在不久將來,台灣能複製丹麥模式,成為亞洲先驅。
如果能走入一艘遠洋漁船看藝術作品,那會是什麼感覺? 2022 年基隆「潮藝術」於六月下旬風光落幕,展期間藝術家創作出不少洗版民眾臉書或 IG 的作品,像是漁會正濱大樓紅磚瓦中庭吊掛著大型魚網;或是在白色房間中,由海鹽堆積起高高低低的鹽山。除了室內裝置,在活動現場,你還可以走進停泊在港邊、隨著浪拍打搖晃的遠洋漁船裡,觀看藝術創作。
為響應世界海洋日維護海洋環境及永續海洋資源,臺中市政府環保局於9月25日在松柏漁港及北堤沙灘,號召環保局同仁、清潔隊工會、環保志(義)工及淨海聯盟共同辦理淨海(灘)活動,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同日,環保局、松柏港產業觀光發展協會及臺中市三棲救難協會共同簽署「海洋污染應變支援合作備忘錄(MOU)」,強化維護臺中市海岸整體海洋環境的應變及處理能力。
要還給海岸一個清淨,該如何把海面到海底的廢棄物全面回收?11月19日,在新北市瑞芳的鼻頭漁港,《今周刊》、新北市政府與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合作,展示從廢棄物打撈、到海洋垃圾再生,如何以科技改善效率,並創造淨灘活動的新價值。
曾經仰賴烏魚為主的蚵仔寮小漁村,在以國際規格重整之後的漁港與魚市場,爭取開闢對外道路後,蚵仔寮漁業展現全新風貌。在海洋資源減少與天然災害的雙重隱憂之下,蚵仔寮該如何找到下一步,永續發展?
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 1095」已進入第三年,截至目前已號召27家企業夥伴。今日(10/21)永豐金證券張李章隆總經理、今周刊社長謝春滿,攜手150位同仁與親友在彰化王功漁港進行淨灘,一共清理出518.8公斤的海廢,寶特瓶497個、塑膠瓶蓋157個、外帶飲料杯135個等。 最特別的是,今天不只淨灘,更與台灣蠻野心足協會、海漁基金會進行了疏伐與海洋教育,讓人類還給海洋生物一個乾淨、永續的家園。
歷時5年,《海洋保育法》12日在立院三讀通過,任何人及海陸域交通工具禁止進入海洋庇護區的核心區,違者最高可處新台幣 50 萬元罰鍰。 綠色和平回顧倡議歷程,指出海洋專案透過小琉球水下生態調查、六大海洋觀光區生態壓力數據以及臺灣漁港市場常見魚種調查,揭露臺灣海洋現正面臨「漁業資源衰退,生物多樣性下降,觀光資源受損」三大挑戰,並成功凝聚 16 萬人的力量,以連署、電話陳情等行動推動《海洋保育法》的立法工作。
今周刊編按:宜蘭縣政府攜手太古可口可樂等六大團體,在大溪漁港打造全國首創的「海廢就地回收成材」暫置所,結合創新的「海廢4R循環模式」,將難以處理的保麗龍海廢轉化為資源,致力於將大溪漁港打造成減廢漁港的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