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基隆「潮藝術」作品:陳淑強,〈潮來潮往〉。圖/宜東文化 提供
2022 基隆「潮藝術」作品:Nicolas Da Fonseca〈暗光〉。圖/宜東文化 提供
「大部分藝術季都是站在陸地上看作品,既然『潮藝術』以正濱漁港為腹地,有沒有可能讓觀眾走到海上,甚至連看的角度,都不再是面對土地,而是看向海洋?」連續 3 屆規畫與執行「潮藝術」的策展單位,宜東文化執行長羅健毓提出想法。
今年的「潮藝術」創下周間單日吸引至少 3000 人到訪正濱漁港、周末參觀人數破萬的佳績。相較過去,遊客即使到基隆玩,也會選擇車站附近的景點,較少人願意到訪距離車站 20 分鐘路程的正濱漁港。
除了帶來人流,每年的「潮藝術」也為在地保留公共藝術創作。包括以金屬材質加上織品編織而成的作品〈祖母的海膽〉,就裝置在熱門景點彩色屋旁的鐵皮屋上;漁會正濱大樓中庭,也保留藝術家陳淑強所設計的漁網創作〈潮來潮往〉。今年更在正濱漁港旁的魚棚屋頂上,彩繪了一幅在 Google Earth 上都可看見的巨大作品〈透抽的指引〉。
2022 基隆「潮藝術」作品:紙上行旅,〈透抽的指引〉。圖/宜東文化 提供
事實上,在 2020 年,宜東文化連續第二屆承辦「潮藝術」時,他們就發現「潮藝術」已經慢慢打開知名度:限量 100 件紀念 T 恤,開展後不到 10 分鐘,就被兌換完畢。「開展明明是平日,我們覺得太扯了,哪來這麼多觀眾?」店家還會自製活動旗幟,插在門口作為攬客宣傳,或是地方居民穿著潮藝術 T 恤在港邊走動。「光看到在地民眾、店家都跑來跟我們要 T 恤,就知道他們有很強烈的理解跟期待 。」
這股熱潮背後,反映的是官方與民間多年努力的成果。
多年前,基隆「潮藝術」的前身,是由國際海洋科技博物館找來在地民眾、老師,從事藝術發想、集體創作。2018 年由基隆市文化局接手承辦,希望改走「雙年展」的模式。2019 年再度調整,正式將「潮藝術」定調為每年一次的「大地藝術季」,場域設定從過去潮境公園移至正濱漁港,並加入民間策展單位,由宜東文化從企劃、執行、宣傳到統籌,包括找策展人、找藝術家、找場地、掌控活動時程、維持現場秩序等。專業團隊的加入,也讓「潮藝術」擴大成現今看到的規模。
基隆「潮藝術」重要象徵:海上美術館。圖/宜東文化 提供
用資金資源、居民習慣,思考「潮藝術」定位
大地藝術季與雙年展、或典型的美術館策展不同在於,後者更需要具備學術脈絡、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策展論述來貫串作品。而大地藝術季重點在於,作品不僅要能凸顯地方特色、帶來觀光與人流,更要引導觀眾走進在地居民生活場域,甚至是廢棄空間,藉此達到活化地方的目的。
起初,基隆市文化局希望宜東文化能找來知名度高、在學術圈有輩分的策展人與藝術家。對此,羅健毓提出不同看法。根據過去經驗,知名策展人往往會因個人時間有限、難以完整投入地方互動與策展工作,且大眾知名的藝術家若邀約過多,最後常變成各處展品似曾相識的困境,難以做出與其他藝術季的差異。她認為,藝術季最大的忌諱,是無法理解地方需求、進一步跟地方產生連結,產出的作品擺在哪裡都可以,沒有特殊性。
此外,從資源面考量,「潮藝術」標案金額落在 600~800 萬區間,跟台灣同類型的其他地方藝術季相比,預算金額相對較低,當然就更不易請來名氣高的策展人與藝術家。
於是,羅健毓重新思考正濱漁港的特色。同樣是海邊的藝術季,台南漁光島擁有大片沙灘與夕陽、遠離市區,給人浪漫、充滿幻想的氣氛。但是,正濱漁港現場性強,緊鄰著民宅,隨時有人在活動,漁船會出航、居民在釣魚、常有人騎機車經過;浪漫、夢幻等特質,不適用在正濱漁港。
2022 基隆「潮藝術」作品:黃榮智,〈這是一種鹹鹹的味道〉。圖/宜東文化 提供
考量目標與資源,也獲得文化局的信賴,她把「潮藝術」定調為「年輕、生猛有力」的形象,不用明星藝術家,反而廣邀年輕創作者加入。好處在於,年輕創作者有更多時間蹲點、與地方居民建立情感,而潮藝術這個創作平台,也讓他們有機會被其它藝術展會看見。
「你要先搞清楚,手上有的資源跟籌碼是什麼,錢少,就要用這樣的方式找出特色、做出亮點 。」不少藝術家如陳聖文、王煜松、何彥諺等,在參加完「潮藝術」的當年或隔年,作品就被邀請至美術館參展,甚至獲得獎項肯定。
宜東文化執行長 羅健毓。圖/侯俊偉 攝影
採納當地民眾意見,鐵皮屋也成創作景點
不過,採用年輕藝術家也有風險,一是沒辦法「自帶流量」,需要花更多力氣在宣傳上,二是作品成熟度還需要磨練。2019 年,宜東文化第一次執行「潮藝術」時,就吃了不少苦頭。例如曾有創作者作品因為外觀是白色,當地居民認為不吉利,還傳出作品完成後,導致對面人家辦喪事的謠言,最終因飽受抗議而拆除。
「大地藝術季的困難就在於,你要處理很多超過藝術作品本身的事情。」其中,還包括場地問題。因為正濱漁港是還在運作中的漁港,在港邊放置作品,等於是干擾當地民眾做生意。另外,「潮藝術」每年在遠洋漁船上舉辦的「海上美術館」,一開始也找不到漁船租借門路。
「以前真的不懂,我們看港邊超多空地跟漁船,以為隨便就能借來用。但你去跟漁會說,漁會都說不要、不行、不可以。我們才知道,那些漁船並不是隨意停放,停在港邊哪個位置,都是要付錢的,不是你想停就能停。」
如何說服在地民眾接受藝術作品「介入」生活?羅健毓坦言,「沒有別的方法」,只能持續拜訪、送禮盒、聊天搏感情,用最傳統的方式打動居民,「跟用電腦打字、傳訊息不一樣,你必須去現場、去找人談。尤其,漁船造價很高,不會只有一個人擁有,突破一個人,還有第二個、第三個。」
到了連續承辦第二屆,宜東文化開始協助藝術家,在前置時期就找來居民討論,增加在地參與感。居民也會提供建議,像是彩色屋旁的鐵皮屋,原本是社區巡守隊在使用的辦公室,過去遊客拍照時,多半會「卡」掉鐵皮屋,當地居民覺得可惜,希望巡守隊的辦公室也能有機會入鏡。
於是墨西哥創作家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的作品〈祖母的海膽〉,就改成裝置在鐵皮屋上,讓鐵皮屋也成為景點,同時解決港邊場地無法放置藝術作品的困擾。
020 基隆「潮藝術」作品:Lua Rivera,〈祖母的海膽〉。圖/宜東文化 提供
「人品夠好」才能看見,逆向思考宣傳基隆限定的作品
「潮藝術」展示作品的思考,也希望能盡量展現「基隆」特色。舉例來說,阿根納造船廠曾是美商造船基地,因年久無人維護,外觀只剩鋼筋骨架。2019 年「潮藝術」期間,遂邀請日本水內貴英「點亮」造船廠,藝術家利用水霧與陽光,以造船廠為背景,製造一道人工彩虹。
有趣的是,基隆常下雨,原本是先天劣勢,宜東文化卻反向操作,把作品包裝成「要夠幸運、人品夠好」,才會看到這件「基隆限定」的作品。活動期間,宜東文化每天在臉書「廣播」:基隆天氣如何、預計在幾點幾分,有機會看到彩虹,反而吸引一批「追虹族」到現場碰運氣。
2019 基隆「潮藝術」作品:水內貴英,〈虹〉。圖/宜東文化 提供
「如果你在台南,這件作品就是 normal,因為很常出太陽。可是在基隆,哇,要有太陽、角度要對、時間要對,才會看到。而且你要拍彩虹,都會拍到阿根納造船廠,照片露出就是非常明確、就是在基隆的藝術季,不會讓你以為在別的地方。」
今年,漁會正濱大樓重新啟用,潮藝術作品大多被移到室內。宜東文化就利用這個機會,嘗試之前因場地限制無法嘗試的「食堂」,用烤箱、微波爐與在地店家合作,做出「海味」料理,「以前做不了、或別的藝術季還沒做到的事,我們來做。」
022 基隆「潮藝術」期間限定:〈海味食堂〉。圖/宜東文化 提供
「海味食堂」的計畫除了挑戰自我,背後其實有更深刻的用心。羅健毓表示,讓參訪藝術季的觀眾有一個可以坐下來品嘗在地美味的機會,如果客人有興趣,就會按圖索驥再找店家回訪,這才能真正把人導入店家、創造觀光收益。
「宜東文化長期經營的兩條策展路線,無論是博物館或藝術季,出發點都是面對群眾。藝術與文化,是在生理需求完備下,才會被想到的順序,能夠讓藝術走入現場,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延伸閱讀:
被熟客罵菜不能吃、負債千萬扛下店面,阿霞飯店第四代:接班比創業難!
基隆潮藝術登場!全台最靠北藝術季,4 亮點一次看
※本文授權自經理人,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