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颱風來勢洶洶,碳交所原定本周三 (2 日) 舉辦的「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動典禮暨企業分享會」延期舉辦,將延至 10 月 21 日舉行。據碳交所平台公開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有6個定價交易減量額度專案公告交易資訊,總量為6,080公噸,每噸價格介於新台幣2500至4000元。
國內碳權交易將開跑,根據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資料,已有奇美實業、中鋼、台北101等共6個專案,在減量額度平台公告相關交易資料。 此外,環境部目前核可的減量專案已經有一百多項,目前較為大家熟知的國內碳權主要來源,包含:抵換專案、自願減量專案等碳權專案,經過環境部核准,即可取得碳權,可以留著當作組織的減量使用,或是到碳交所平台上架交易。
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首批國內碳權10月上架後,至今無成交案例,且6件專案中,有5件已屆銷售期間下架。專家指出,由於每噸高達2,500元起的掛牌價格,與碳費費率300元差距過大,預計未來交易價格可望下修。
近年來,為因應全球淨零轉型與供應鏈碳中和需求,許多企業選擇在自願性碳權交易市場購買碳權進行碳抵換。台灣也跟隨此趨勢,於2024年7月公布「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並於2024年10月推出首個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強化自願性碳權的整合性、溯源性與流通性,提升台灣氣候韌性,助力2050淨零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