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是臺灣的農業大縣,近來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不僅加入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更積極導入智慧科技、逐步落實永續城市的各個面向,包括:綠色經濟、零廢棄物、高齡友善及地方創生等,讓雲林縣跳脫農業大縣的框架,蛻變成一座智慧綠色的永續城市。
「永續政策,我最在意的就是教育,因為教育可以讓窮人翻身。」台北市長柯文哲感嘆,過去三級貧戶變總統的環境已經不復存在,所以,他任內大力推行「數位教育」政策,希望數位工具可以拉近貧富間的教育資源差距。
淨零碳排、永續發展成為全球趨勢。臺灣證券交易所從承諾到實踐,持續以具體行動推動節能減碳,連年推動自綠生活SDGs系列行動,成功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的ISO 14068-1:2023 碳中和查證,成為全球首家符合標準的交易所,突顯在全球永續政策中的領導角色,亦代表與企業攜手前行,加速臺灣產業低碳轉型決心。
東和鋼鐵、北基和嘉泥等公司相繼終止了總值近百億的儲能計畫,反映出台灣在推動綠能和儲能方面遇到的困境。曾擔任台糖董事長、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黃育徵呼籲,政府重新審視能源補貼政策,減少提供產業的能源補貼是遲早要走的一條路。
政府的永續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應該不是靠政府單位幾位承辦人,他們每天光應付立法委員質詢、民眾陳情就已經快得躁鬱症了,需要一群幕僚協助政府研究、制定、執行政策,甚至進行技術研發、產業應用導入,助攻國家實現淨零排放。 這些研究單位提供了科學證據、政策建議和創新解決方案等,為實現國家永續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研究員的工作。
「永續金融評鑑」,係利用評鑑制度評估各金融機構的ESG推動績效,鼓勵表現優良業者發揮標竿功能,藉此引導所有金融業者逐步落實永續目標。 事實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推動永續金融評鑑,就是期盼國內金融業者更重視永續發展,從而在擬定永續經營策略時,能跟我國永續政策重點及監理方向同步。自2022年底發布評鑑指標、2023年底公布首屆評鑑結果,如今已邁入第二屆作業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