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私部門加緊減碳步伐,在這場被喻為「魷魚遊戲」般關乎人類存亡的淨零賽局中,「永續」已成為產業發展關鍵詞,也是綠色金融熱門投資項目,許多企業都宣稱自己很永續,卻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哪些企業才是「真永續」。
全球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採用各自永續分類標準(Sustainable Taxonomy),部分國家正在擬定各自的分類標準,幫助投資者、企業和金融機構識別和支持環境友善投資(圖1)。 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永續經濟活動的定義不同,也使國際間永續投資面臨挑戰。
本文將針對新加坡發展永續分類標準的背景、制定原則、架構與內容進行介紹,並分析新加坡永續分類標準中較為特殊的永續程度分級方法,最後進一步討論臺灣如何借鑑於Singapore-Asia Taxonomy以精進永續分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