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主義時代,不僅是「珍稀」動物,連「異國」人種也都會在動物園和著名的「殖民地展覽」等場合中展出。對孩子們來說這是娛樂,對家長來說則是滿足好奇心的機會。在這些人潮絡繹不絕的展覽背後,歐洲各國繁榮的首都和所屬殖民地之間發展出不受任何法律規範的「動物貿易」。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億萬富翁,他創辦製造電動車的特斯拉公司,以及發射太空火箭的SpaceX公司。二○一八年,他在一次科學試驗中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同時也作為一個宣傳噱頭。
就如二戰後的許多國家一般,接收自日本殖民政府與人民資產而成立的各類金融機構,是台灣公股金融的最主要來源。以目前隸屬於財政部國庫署所列的財政部公股事業分類,包括純公股的臺灣金控、臺灣土地銀行等機構,還有已經民營化卻仍具主導權的合庫、兆豐等;而且,除銀行外,這些公股金融更包括著人壽、證券、資產管理、投信、創投等各項金融業務,範圍可謂十分完整。
我國二○五○淨零碳排路徑是否與世界減碳趨勢接軌?正在埃及參加COP27的「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昨表示,國外將氣候投資當成新創產業,台灣卻仍在摸索。
上個世紀初,三角湧農會創立(今三峽區農會),經費由政府補助,獎勵耕地改良及養豬、養魚事業,並協助政府催收錢糧(田賦),乃為全台農會創設之始。之後,就如同各地農會隨著殖民地政府的產業組合政策進行改組轉型,十多年後,三角湧農會近一步改制為三角湧信用組合,由產業信用貸放、原料聯合購買、農漁產品共同販賣及生產資源與設備共同利用等4個部門所組成,協助各地的農漁業發展。
為抵減企業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碳排,碳權成了熱門商品。外媒揭露,杜拜一家碳權公司看上非洲森林的潛力,與多國簽下碳權協議,總土地面積比英國更大。這些計畫號稱可保護森林,但當地原住民批協議不透明,甚至擔心會因此被迫遷,引發人權爭議。
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2025科技願景再度引起全球熱議!在近期落幕的 CES 消費電子展中,他透過對談揭露人工智慧 (AI)、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腦機介面以及火星殖民等劃時代技術突破,並對未來科技和人類命運發展提出遠見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