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技職體系缺失,製造業人才斷層情況嚴重,台灣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在 2021 年高達 24.8 萬個,其中,就屬製造業缺工問題最嚴重,職缺數多達 9.1 萬,占全體 36.5%。 而整體製造業會面臨這種窘況,絕不止於短期現象,更會形成長期趨勢。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加上疫情影響,缺工危機甚巨,有些企業搶用僑生補足人力缺口。他們如何運用東南亞僑生優勢?
台東池上今天發生規模6.8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推測,跟昨天關山6.4地震一樣都是因為中央山脈底下斷層所引發,地震中心說,該地區地質堅硬、不易地震,可能累積百年能量,到昨天遇到某個點才開始斷裂。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經費年年降低,調查活動斷層人力僅10人,此次918強震,更凸顯了政府對於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為加速建置離岸風電綠電進程,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地礦中心)已完成澎湖周邊、彰濱至竹苗近岸地區離岸風場區域尺度地下地質調查。
今 (2024) 年四月三日早晨,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地震,其中在北北桃部分地區實際震度達到四級,許多居民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引發議論。 一些專家學者指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基礎科學觀測與研究仍有很大缺口,包含長期發震機率圖和東部海底斷層構造等還需要更詳細的資訊,使得初估震度與實際震度有不小落差。
藝人汪建民不幸罹患第四期肺腺癌,癌細胞擴散至右肺、頸椎和腦部。儘管汪無抽菸習慣,仍在抗癌10個月後於昨晚病逝,享年56歲。 台灣肺癌晚期個案佔6成以上,每年死亡總人數超過1萬人;反觀日本,肺腺癌第四期佔比僅30%,台日差異,就在於日本企業健檢項目包括了「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核三廠二號機今年5月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然而, 8 月 23 日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在公投之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集國內地質學者,剖析核三廠重啟的地震風險。地質學者指出,恆春斷層通過廠區大門內,距離核島區僅一公里遠,加上核島區的地質屬於不穩定的年輕活動岩盤,現有的耐震設計恐無法達到會面臨的地震強度,重啟仍有重大的安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