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太陽能大國,3/4的全球太陽能級多晶矽(solar-grade polysilicon)在中國生產,而且一半以上來自新疆。
瑞典快時尚品牌H&M一份「拒用新疆棉」的聲明引爆中國怒火,猛烈火勢一路延燒到中、台藝人,紛紛大動作切割解約,中國從上到下更發起大規模抵制潮,意圖向各大品牌抗議「抹黑行為」,聲稱新疆根本沒有所謂的強迫勞動,外界指控的內容全是子虛烏有。 不過,卻有「被自願者」以過來人的身分道出真相……
上集「【學者觀點17】邱羽凡談SDG 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你有尊嚴工作嗎?」我們就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的部分,邀請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所邱羽凡老師。邱老師以勞動法的觀點,解釋了強迫勞動和職業災害相關比較嚴重的案例。這些案例對一般人來說似乎很遙遠,邱羽凡老師強調:「其實勞動法就是日常生活,我們周圍的人,甚至我們自己就在這個處境之中。」
生活在如同監獄的地方,每天被迫強迫勞動、不得外出,每月只支付微薄的薪水,用於購買食物、賭博、毒品甚至是性服務,但只要工作夠認真,就有可能換取外出、拿回護照的機會。這不是電影《賭博默示錄》的劇情,而是真實發生在緬甸詐騙園區的狀況。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德國汽車大廠福斯集團(Volkswagen)旗下有數千輛保時捷(Porsche)、賓利(Bentley)、奧迪(Audi)等名車在美國港口被扣留。 原因是一家汽車零件供應商來自中國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美國依據《2021年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禁止進口在西部新疆地區和中國其他地區使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
2023年疫情趨緩,然而國際間戰火不止,公民社會也受到嚴峻壓迫。在台灣,2023年發生了哪些人權事件呢?
美國勞動部於9月6日發布最新「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List of Goods Produced by Child Labor or Forced Labor),再度將臺灣遠洋漁船所捕撈的漁獲列入名單中,這是臺灣遠洋漁業繼2020年首度上榜後,第三度遭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