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南下疾駛的高鐵上,正在用餐的女士看見一位老太太顫巍巍地走來,急忙擱下筷子起身攙扶老太太到座位,就怕老人家不慎跌倒。
後疫情時代下,混合辦公模式興起,「自由座位」(Free Address)辦公室模式也在歐美、日本引起廣泛討論。根據日本媒體《MANA-Biz》的調查,日本已有 38% 的企業已經或即將打造這樣的辦公模式。
去年10月,UNIQLO全面改裝過去的明曜百貨旗艦店,重新開幕成為UNIQLO TAIPEI全球旗艦店,除了進駐花店,更增設兒童圖書館等空間。時隔半年,他們又再度升級店鋪內裝,不只與IKEA聯手打造有舒適座位、充電插座的休息區,更首度與京盛宇合作,讓店舖裡也有茶香。 為什麼在短短半年內,UNIQLO又再度改裝店鋪?甚至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裡,把應該要擺放商品的位置,變成消費者休憩的空間?UNIQLO不惜犧牲坪效,為的是什麼?
萊爾富雖然在全台便利商店店數中排行第三,卻是許多新創便利商店服務的始祖,像冷凍年菜預購、多媒體事務機、門市座位區、4度C鮮食、咖啡寄杯、整買零取等服務,都是源自於萊爾富。秉持著「不看同業,只看消費者需要什麼」的精神,萊爾富做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以穩健的步伐發展自己事業。
這次採訪國泰金控,走訪了他們的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數據生態營運部的松仁大樓,以及後勤單位的仁愛大樓。2 棟大樓分別占地約 600 坪與 300 坪,有趣的是,在這將近 1000 坪的空間中,你幾乎看不見有隔板的個人座位。 「這裡不像傳統金融業,辦公空間是開放式的、公共空間也比較多。」國泰金控副總經理翁德雁說。
澳洲旅遊雜誌「Escape」以座位間距、餐飲、服務等指標綜合評分,公布2025年全球最佳經濟艙排行榜。今年由卡達航空拿下第一,而台灣並無航空公司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