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國際航運市場低迷,台船撐過了全球船廠倒閉潮。但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很清楚,要永續地發展下去,必須走出新路,因此訂定了多角化經營的目標,配合政府積極推動的離岸風電政策,台船希望為台灣創造出本土的海事工程能量。
對抗全球暖化勢在必行,由於我國能源長期高度仰賴進口,又以化石能源依存度為首要,面對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趨勢與國家非核家園共識,政府規劃新能源政策目標,希望能以環境永續及綠色經濟均衡發展,同時兼顧能源安全的狀態下,邁向二〇二五年非核家園願景。
金融,與所有人生活密不可分,也應是為所有人服務。台灣金融研訓院獨家研發「金融財務性格測試」,希望受測者能透過行為調整,學會謹慎消費、節制紀律並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進而擁抱財務自由的人生。
因為對社會有感,希望在能力範圍內讓世界更好,有愈來愈多的企業致力回饋公益, 並透過不同檢視工具,省視自己營運的腳步是否符合相關精神,成為一家更好的企業。
企業再強大,不懂思考永續議題,終有一天會凋亡。 當大家因為生存環境問題,選擇不生小孩,我們的社會還有什麼希望?
目前許多國家正推行能源轉型,希望透過太陽能、陸上風電等再生能源降低碳足跡、二氧化碳排放,實務上也確實可行,但若要實現100%再生能源電力,滿足民生與工業需求,要達成這個目標,大概需要多少的地?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沒有人應該永遠沮喪…」,9月16日早上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館國際會議廳,響起悠揚的歌聲,來自新北市屢獲該市與國內比賽優等的土城國民小學合唱團吟唱出與綠色永續環境呼映的景象。
近日部分媒體稱歐盟將核能納入綠色轉型,藉此批評台灣能源政策,經濟部20日發新聞稿澄清「歐盟發布的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 正式文件中,沒有納入核電」,稱該文件內容遭部分媒體斷章取義外,也針對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表示德國承認廢核是錯誤一事,表示包括聯邦政府發言人、環境部都已指出德國走向2022非核家園的方向沒有改變,希望王明鉅可以在寫臉書批評前,學著使用網路搜尋功能。
剛升格為人父的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曾經是一位大學被退學的學生,或許他從沒想過,自己會陰錯陽差,成為一手打造文創品牌「茶籽堂」的靈魂人物,如今還無償做著吃力不討好的地方創生工作,希望挖掘台灣的美好。
在新加坡,我看見當地社會企業為弱勢族群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創業家們的初衷與堅持讓我感動,雖然只為城市點上一個小光點,但將來會是塑造城市新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