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永續發展,是衡量國家進步與否的重要指標,在全球氣候危機下,這項能力更為關鍵。身為全球第21大排碳國,台灣對於回應氣候變遷、減緩全球升溫,有份難以規避的責任。然而,在眾多領域都能驕傲喊出Taiwan Can Help 的我們,唯獨在減碳上的表現,從未真正獲得國際認可。與低碳永續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就是台灣與模範地球公民之間的距離。
1990 年 5 月 17 日,世界衛生組織(WTO)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中除名,邀請世界「不再恐同」;去年「不再恐同日」,我國通過同性婚姻專法,保障更多元的婚姻關係。30 年來,社會漸漸擁抱多元性別族群(LGBTQ),讓友善包容融入日常。
台灣人有多愛喝咖啡?根據調查,近5年來,台灣每人每年平均喝掉約131杯咖啡,一年喝掉28.5億杯,市場每年以約20%的成長率擴展,產值超過700億元。空前的咖啡盛世直接帶動創店熱潮,維也納作家Peter Altenberg名言:「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台灣的咖啡傳奇之一則是:「不是開了咖啡館,就是正在準備開咖啡館的路上。」無論是青年創業還是中年轉行,開一家小清新咖啡店,既是創業的首選、也是夢想的實踐。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輔導,值得關注的科技導入社會創新案例是在2011年獲得國家磐石獎的「祥圃實業」。
民間發起募資,要向國外說明台灣價值,達成一天之內達標的創舉,有讚賞也有批評。可貴的是,這項行動還體現了民主、開放與效率。此刻不需要超級英雄,而是更多的實踐者。
「氣候緊急狀況」(Climate Emergency),當選英國《牛津詞典》2019年度的代表字。面對氣候失控,全球逾500家B型企業承諾實踐淨零碳排放外,也要讓更多人認識這個代表字。
每天向行道樹敬禮、少買些東西,就能救地球?「綠色生活21天」搞了場不一樣的企業社會責任實驗,透過日常小事,環保意識就能逐步實踐向外擴散,讓環保不只是「高調」,更是人們的「日常」。
2020年不僅是地球日50週年,更是臺灣環境教育推動30週年,也是環境教育法立法通過10週年,為了實踐世代永續,教育部特別邀請跨部會一起參與環境聯合倡議活動,期許帶領學校朝向「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環境教育」大步前行。
打從2005年創業那天,小智研發(Miniwiz)執行長黃謙智的目標就很明確。他想用科技將廢棄物轉為有價值的材料,實踐循環經濟,追求一個「沒有垃圾的世界」。
企業經營要持續跨越「綜合績效」、「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三座大山,在本業經營上追求良好的績效展現,以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待,進一步則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以企業公民的角色回饋社會,長期而言,企業經營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持續擴大影響力,邁向基業長青。
從繪本到大學USR 環境部用教育推動淨零綠生活 個人行動可帶來8%減碳目標貢獻
微軟簽最大筆海洋碳封存合約,10年移除35萬噸!為何向海洋投放鹼性礦物就能減碳?
樹木腐爛就無法固碳?科學家意外挖出3775年完整古木,碳封存率達95%!關鍵技術是它
每公頃碳匯世界第一!研究:台灣桃山神木谷成全球儲碳密度最高森林,為何說巨木才是固碳主力?
永續環保≠永不砍樹 台灣60%森林覆蓋率,她帶民眾擁抱山林、走進林業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