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家跨國企業將陸續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加上回流台商的新增投資需要用電,使得台灣的綠電需求量大增,進而帶動太陽能發電廠的搭建商機,嘉惠相關供應鏈。
太陽能模組龍頭廠聯合再生公告去年財報,由於認列一次性減損約45億元,淨損61.4億元,並辦理減資以彌補虧損,未來將切入太陽能電站經營。
從太空軌道採集太陽能量,並傳送回地球,看來有如科幻小說情節,如今中國政府打算把此種革命性技術化為現實,正在重慶壁山打造接收宇宙太陽能的試驗基地,目標2030年達到1MW的發電量。
壽險業投資電廠熱潮方興未艾,國壽總經理劉上旗23日指出,2025年前預計再加碼投資200至300億元,發電容量達到400 MW(千瓩),國壽不但是唯一一家與廠商合資成立公司並實質參與經營的壽險業者,也可望成為國內投資電廠規模最大的保險公司。
想發展太陽能但又怕與民爭地、與農搶地,或許可以搭配畜牧業一起發展,好比請可愛毛茸茸的綿羊來當太陽能電廠的鋤草員工,打造另一種太陽能「農場」模式。
「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未來20年,這塊地會下陷多深?」、「屏東風大,這座分散在數個位置,點點相連,所串接起來的電廠,能承受得起嗎?」3年前,中租能源資深副總經理謝明宏,在評估承做全新形態的分散式太陽能電廠時,這樣對自己提問。
中租控股旗下中租能源,台南七股太陽能電廠甫熱鬧開工,16日畫龍點睛,為位於屏東的兩座合作太陽能電廠舉辦掛錶與開工,屏東縣長潘孟安親自主持典禮,預計共完成裝置容量198MW。
《彭博》報導,美國加州的主要電網在上週六(4月30日)達成99.87%由再生能源供電的里程碑,並維持紀錄約2分鐘,朝2045年前實現100%乾淨電力的目標又邁進一步。其中大部分綠電來自洛杉磯南部的大型太陽能電廠。
如何快速建置大型太陽能電廠?太陽能新創 Terabase Energy 盼透過「機器人」迅速建置電廠實現太瓦級(TW)規模太陽能,此次 B 輪融資也獲得比爾蓋茲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BEV)、Prelude Ventures 等公司 4,400 萬美元的資助。
辰亞能源今(6)日宣布,攜手台灣三大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及永豐商業銀行)共同合作之「彰濱崙尾東三號電廠」新台幣40億元專案融資案,資金均已到位,彰濱崙尾東三號電廠總裝置容量為67MWp,每年預估可減少碳排放量約為44,311公噸(相當於114座大安森林公園)。本次融資案不僅加速永續金融目標也將挹注太陽光電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