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屋」是登山者在高山惡劣天候下的重要安全庇護所,但多位處偏遠,長年仰賴太陽能供應照明與通訊,設備維護經費相當可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大東電業公司23日簽署「玉山國家公園山屋既有微電網升級合作備忘錄」(MOU),首波行動將針對瓦拉米山屋進行太陽能光電設備更新,讓山屋即使在極端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台灣珊瑚礁正遭遇嚴重威脅,棘冠海星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大爆發,這些海星如同「海中的蝗蟲」,正在快速啃食大量石珊瑚,猶如海底熱帶雨林在失火。儘管2年來已經移除將近5萬隻棘冠海星,但海底石珊瑚持續被吃光。台灣珊瑚學會示警,從過去關島經驗也顯示,棘冠海星若沒有介入處理,可能2年半就會啃光健康石珊瑚。
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著名的「火瀑布」(Firefall)奇景每年吸引大批遊客,但今年的觀賞人潮卻見證了一場不同的景象:一面倒掛的美國國旗——象徵處於「嚴重危難」。 這場抗議行動由一群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員工發起,目的是抗議川普政府近期削減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人員的決策。抗議的員工希望藉此喚起大眾關注國家公園人力短缺可能帶來的影響。
春節連放9天,帶家人去哪裡玩才能寓教於樂又長知識?環境部長彭啓明推薦全臺273處環境教育設施與場所,從國家公園、博物館、動物園到文化資產等10大類型,無需遠行或開車,選擇家附近的景點,就能輕鬆開啟一場有趣又知識滿滿的旅程。
電源龍頭台達電(2308)公布11月營收366.47億元,月減5.59%、年增8.91%,創歷年同期新高,公司前11個月累計營收約3824億元,同比成長3.49%。 在追求企業獲利的同時,台達電也積極實踐永續發展理念,今(10)日宣布加入新加坡國家公園局(NParks)主導的「種植珊瑚 孕育珊瑚」(Plant-A-Coral Seed-A-Reef,PACSAR)計畫,成為首批響應新加坡珊瑚復育倡議的企業夥伴。
提升自然碳匯是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策略。台灣大哥大5日宣布啟動「藍碳紅樹林復育計畫」,明年起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廢棄魚塭種植3,000棵紅樹林,並打造兼具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示範基地。這項為期3年的「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實驗預計每公頃每年可吸收77公噸二氧化碳。
陽明山是國內外觀光客熱門景點之一,國家公園裡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生態資源,帶給陽明山在地人穩定經濟來源。
國家公園碳匯、碳盤查結果出爐!《ESG永續台灣》率先取得最新數據,顯示在9大國家公園中,玉山國家公園的碳匯量最多,年移除量約為8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內政部將於明(15)日舉辦「113年國家公園淨零轉型論壇」,將探討自然碳匯守護、企業合作契機及增匯行動等主題,並涵蓋海洋碳匯研究、遊客碳足跡管理、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議題。
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內政部計畫在國家公園建物上設置太陽能板,引發國民黨立委不滿,批評此舉恐破壞周邊生態環境、影響遊客觀賞體驗。對此,內政部澄清,該計劃僅限於國家公園各管理處的辦公室、遊客中心或相關廳舍屋頂、停車場,並非外傳在園區內大規模「種電」。
墾丁南灣沙灘業者插滿陽傘佔位亂象,引發網友群起撻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昨(27日)天表示,針對轄區內的沙灘全面稽查清除,一天下來共清除180頂陽傘,並開出3張廣告物違規紅單,違規者已處以新台幣一千元,目前已開出9張,若後續沒有改善,會持續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