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還在台大就讀的大男孩—楊青晏、范旭承、林楷翊、吳宥錡,求學期間為了推動綠電,成立全台首家專營再生能源售電業的新創公司「瓦特先生」。他們沒料想到投入綠電的過程如此艱辛,經歷2次轉型,才終於找到現在的方向——成為綠電的中盤商。現在「瓦特先生」已和幾間上市櫃公司簽定協議,明年春天可望出售全台第一批綠電,帶來營收。
國內金融業首例!元大金控於日前宣布與綠能售電業者瓦特先生簽約,預計以「商辦綠電模式」採購再生能源(綠電),預計2021年第二季擇定旗下子公司元大證券、元大銀行四個據點正式供電,成為全台首家金融營業據點100%使用綠電的業者。
台達電宣布,與國內轉供量最大再生能源售電業者台汽電綠能簽訂長期綠色購電協議(PPA),採購台汽電集團風力發電裝置量7.2MW,每年轉供台達使用約1,900萬度綠電,以具體行動邁向台達RE100目標—2030年全球所有據點達成100%使用再生電力及碳中和,此為台達繼今年三月宣布承諾RE100後,首度簽訂PPA。
正崴集團子公司森崴能源申請股票上市,10日證交所公布審議通過,森崴能源業務涵蓋太陽能、離岸風電,更跨足綠能售電業,是國內少有發電又售電的公司。
近年節能減碳議題越來越熱,加上《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出爐,帶動綠電買氣更加火熱。泓德能源旗下子公司星星電力自 2021 年取得售電業執照後,已為國內玉山銀行、台灣大哥大等金融、電信行業龍頭業者轉供超過 750 萬度綠電,預計今(2022)年下半年可轉供 2,800 萬度綠電,累積轉供綠電度數居全台灣之冠。
2017年《電業法》修正後,分出不同購電管道,如綠電售電業、公用售電業(台電子公司)及綠電發電業,但綠電實際交易並沒有因此一帆風順。第一家核可的再生能源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早在2019年取得台灣第一張再生能源售電執照,直到2020年都還沒有完成任何一筆綠電交易,最終在2021年第四季才成功轉供2MW。 扮演綠電自由市場的中介角色,售電業如何成了中小企業買綠電的關鍵?綠電買賣雙方的「匹配」機制如何運作?綠電得來不易,售電業又該如何截長補短,不浪費每一度電,都暗藏學問。
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近期在永豐銀行的「再生能源專屬信託模式」下,完成國內首起融資電廠轉供綠電的信託案例。藉由引入信託制度,提高金流安全,讓建廠資金及用戶繳交的電費都進到第三方信託專戶專款專用,再由銀行端撥款給發電業跟售電業,解決中小型再生能源的融資困境,並間接解開「中小企業買不到綠電」的僵局。 陽光伏特家表示,首例綠電信託模式的誕生,是我國再生能源自政策補助邁向市場機制的重要一步。
車廠相繼跨足搶進綠電售電領域,繼和泰車日前宣布透過和潤轉投資設立和潤電力公司,裕隆旗下新鑫8日也宣布成立新鑫電力,正式進軍綠電售電業務,首座儲能案場下半年可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裕隆表示,旗下金融公司新鑫持續強化布局再生能源,目前累計自有太陽能光電案場建置超過300座,總建置容量已達100MW(百萬瓦)。
今周刊編按:華邦電(2344)與中美晶子公司(5483)旗下再生能源公司續興簽訂30年再生能源長期購售合約,續興將每年提供華邦電1.6億度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總計48億度(kWh),預計可減少240萬噸碳排放。這也是台灣首宗售電業販售離岸風電予企業的交易。
因應淨零排碳與綠電需求,行政院於9日審議通過「電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放寬現行綠電交易限制,刪除其原銷售對象僅限用戶的規定,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之間相互交易,並將併網型儲能及需量反應等新興電力資源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