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川從台北總部出發,把創新的能量一路帶到嘉義這片土地。」松川精密公司副董事長吳頌仁娓娓道來,這家從1974年創立至今超過50年的繼電器大廠在南台灣的佈局。
全球生物燃料市場預計在預測期內將穩定增長。技術進步和政府改革已幫助生物燃料獲得推動力,並作為替代燃料達到主流使用,以解決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不安全問題。波動的油價已在幾個擁有低油儲量並依賴石油進口來滿足不斷增長需求的發展中和發達國家引起擔憂。這導致政府專注於開發替代燃料。用於生物燃料生產的原料可以由國家自己生產,使其高度可靠,並改善國家的能源安全。
明明能靠低價搶市,二代接班的陳映志卻決定顛覆市場邏輯,投入高階金屬把手。 這項不被看好的決定,替公司打下北美七成市占,如今他更想複製成功經驗,搶攻車用鏡頭商機。
AI熱潮與美國電網升級推動電力需求激增,MSCI亞太公用事業指數今年上漲近14%,可望創2006年來最佳年度表現,台股表現更亮眼,今年迄今雲豹能源(6869)飆漲1.3倍,華城(1519)則股價翻倍,漲幅領先其他亞太同業。
今周刊編按:台北天文氣象站發布磁暴特報,10日深夜11點起,預計持續約54小時,影響到13日清晨5點。前氣象局長鄭明典發文提醒,G5-強烈磁暴發生中,將影響無線電通訊、衛星定位準確度、電力系統和太空飛行器操作系統。
電影〈斷訊〉有幕電動車因全世界斷訊瘋狂失控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雖太戲劇性,不過北美確實出現類似災難片。近日極端低溫冰風暴席捲芝加哥,電動車充電失效,民眾驚呼充電站儼然成為電動車墳場。
過去一個月來,特斯拉北美充電標準(NACS)突然獲得大量車廠採用,一夕之間即將「一統江湖」,為什麼車廠紛紛入夥?
北美、歐洲、北非和亞洲的熱浪自7月以來仍然持續。迎來創紀錄高溫的南歐地區,當局更警告民眾熱浪之下的健康甚至死亡風險有所增加。其中,健康風險更高的女性長者尤其感到擔憂,一批來自瑞士的高齡婦女準備在歐洲人權法院與政府來一場訴訟,控告當局未有採取足夠措施來保護她們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備受各界關注。
充電體驗對於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影響有多重要?JD Power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主要考量,很大一部分和價格、充電基礎設施是否有關。 特斯拉一直以來比其他家用電動車更具優勢的,就是它方便、充電速度快又穩定的超級充電網絡──北美地區接近 60 %的快速充電樁都由它把持,也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選擇特斯拉的重要原因。
隨著加入特斯拉充電陣營的車廠越來越多,特斯拉專有的「NACS規格」眼看將逐漸統一北美市場,甚至拓展至歐洲市場。不過,現今台灣充電樁供應廠商多數仍主攻「CCS1規格」產品,在「特規(NACS)」抬頭的態勢越來越明確下,充電樁供應廠商多數認為,短期確實會面臨新規格轉換、認證的陣痛期,不過,長期來看,規格統一、市場才會放大的更快,對長期營收增長反而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