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與台灣雖然農業環境天差地遠,但隨著人口增加,未來面臨的糧食危機卻是全球性的;在資源愈來愈稀缺的前提下,循環農業必是將來顯學。加拿大的兩大亮點,是台灣能學的一堂課。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於5月宣布一系列的救濟方案給予受COVID-19疫情影響的企業,但先前條件是,接受紓困貸款等補助的一方需承諾依TCFD 報導架構進行氣候變遷資訊的揭露。
這張草原圖難道是北極?沒錯,科學家們利用無人機在加拿大進行大面積空拍,觀察到北極已經不再是過往的純白色,反而變得越來越綠,綠到讓人頭皮發麻 。
全球氣候暖化,北極冰層以極快的速度融化,科學家預測,北極海冰可能會在近十年內融化殆盡。為了避免海冰溶化,加拿大非營利組織 Arctic Ice Project 提出大膽的解決方案:在冰層撒上「玻璃」。
加拿大市調公司(Corporate Knights)公布最新《2021年全球Top 100強》榜單,法國施耐德電擊敗連年常勝冠軍丹麥沃旭集團,奪得2021年最永續企業榮銜。臺灣只有台積電入榜排列第 20 名。
「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 2021)最新評比於台灣時間7日晚間出爐,今年也是全球重要減碳目標的《巴黎協定》通過五年,但評比結果仍顯示,儘管有一半以上的國家排放量正在下降,但所有國家的表現,仍未符合巴黎協定目標。而台灣在今年評比中列為第57名,較去年微幅進步。
2021年是台灣離岸風電關鍵年,多座風場進入建設高峰,而來自英國、日本、韓國、歐洲各國的信保機構、跨國銀行,結合本國金融機構,完成總計超過2,500億元的鉅額聯貸,更有加拿大魁北克退休基金成為離岸風場的股東,綠色金融強力加持,離岸風電產業迎風起飛!
在本屆奧運中,女子100公尺蝶泳項目,奪下金牌的是年僅21歲的瑪格麗特.麥克尼爾(Margaret MacNeil)。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具有英文名字的女生,其實是個十足十的中國江西棄嬰。她在蝶泳項目中擊敗「本是同根生」的中國仙氣蝶后張雨霏,硬是替加拿大奪下一面閃亮亮的奧運金牌。這讓許多人不禁反思:如果不是棄嬰,今天的她,還會拿下奧運的金牌嗎?
全球平均氣溫第二冷的加拿大卑詩省,連連出現攝氏50度的極端高溫,熱死數百人,地球極端天氣越來越嚴峻,國際間正掀起「淨零」(Net Zero)風潮,但人類生存及經濟活動,無可避免會產生二氧化碳,如何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最有效的,要先從您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著手改變。
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與加拿大農業部合作,運用加國特產豆類研發出獨特產品「鷹嘴豆米粉」及「紅扁豆米粉」。台中區農改場指出,豆類營養價值高,富含抗性澱粉、蛋白質及膳食纖維;更重要的是,豆類不僅是對土壤有益的固氮作物,種植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比較低,是對環境相對友善的作物,鼓勵消費者多多選擇豆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