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辛勤工作數十年的退休規劃,可能因氣候變遷而泡湯嗎? 「如果將氣候風險納入考量,一個人原本高達75%成功率的退休財務目標,可能會驟降至45%。」這是氣候金融新創Optivide創辦人陳建至運用數據得出的警示。
在科技資本界,幾乎沒有人比Marc Andreessen更具「時代預言家」的份量。這位Netscape共同創辦人、Andreessen Horowitz(a16z)的靈魂人物,最近在Stripe共同創辦人John Collison主持的Podcast節目《Cheeky Pint》中,提出了一個觀點: 創業家們應該要更崇拜馬斯克 。
2016年成立的台灣公司福寶科技,以自主研發、協助行動不便者或復健人士的「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成功打入全球超過20個市場,但是他的第一個市場並非台灣,而是日本。 「日本機器人產業歷史悠久,而且日本法規對於未宣稱醫療效果的輔具產品,歸納於福祉器械,我們用這個定位進軍日本,就能省下醫療器材審查程序。」福寶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巫震華說。 下一個問題來了:既然日本機器人和輔具發展了這麽久,為什麼要用台灣的?
讓一群缺乏教育資源的偏鄉孩子愛上科學、願意主動坐進教室上課,聽起來像天方夜譚。 然而,幾個年輕人花了10年、拍出上百支影片教材,正在一步步實現這個看似不可能的願景⋯⋯。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11日舉行第三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反方代表、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則指,從核三廠今年5月停機除役至今,全台電力備轉容量率都在法定的6%以上,「沒有因為核電歸零而缺電」,且光靠節電就能省下一座核三廠的電量。
日日好食是全球第一個,以「製藥」的嚴謹科學精神來研發製造「麵條」的企業,3年來嘗試數十種不同的配方,連手臂粗的製麵機鋼製輪軸都弄斷4根,才將壓力、濕度等參數調整到最佳狀態。創辦人麥育瑋說:「研發就是這樣,要不斷打磨,一碗麵不僅有相當於一整片雞胸肉的蛋白質,還好吃到得國際食品獎!」
在台灣新創圈,AVA Angels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這家專注於早期投資的天使投資機構,其投資觸角不僅囊括了如SUPER 8 STUDIO、Gitroll、Rosetta.ai、OTSO、AlleyPin等橫跨AI應用、MarTech、HRTech、FinTech等多元領域的潛力新創,其佈局更早已觸及國際市場,為眾多早期數位原生團隊點亮了最初的火花。 然而,僅僅扮演伯樂,已不足以回應創辦人方俊傑對市場的深刻觀察。
「不是只有晶圓製造需要研發,蓋廠房的技術,也需要研發。」高科技廠房設施協會創辦人之一、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張陸滿說的,是讓晶圓廠能持續運作的廠務系統,近年來隨著高科技廠的技術同步推進,「像是進入7、5奈米先進製程,水要多乾淨、廠區內震動要怎麼處理,這些都要研究。」
很多人都說,吳東亮是最像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的兒子。對於這樣的評價,吳東亮一向深信不疑。只不過,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三的他,一直沒有機會像父親那樣,將整個家族事業的興衰成敗,扛在肩頭。 直到75歲這年,他成為了泛新光集團的實質掌門人。
「淨毒五郎」是專門從事食品跟清潔產品的品牌,品牌創辦人鄭伊伶(Chloe)表示,淨毒五郎的主要目標是提供天然環保的清潔劑,對人體友善,對環境友善,同時真實有效。在競爭激烈的清潔市場中,「淨毒五郎」認為市場教育是品牌的重要工作,他們又是如何教育消費者了解天然環保的清潔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