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宣布與re.green及Barry Callebaut在巴西展開大規模森林復育與農林混作專案,總計覆蓋8,000公頃、植樹1,100萬株,預計帶來長達20至30年的碳封存效益。計畫不僅有助於達成雀巢2030年全球「種植2億棵樹」承諾,更提升咖啡與可可產地的氣候韌性,支持農戶生計。這項合作凸顯企業如何透過再造林與供應鏈投資,把永續戰略落實到產區前線。
受全球地緣政治變遷的影響,東南亞正迅速崛起成為製造業重鎮,帶動經濟成長加速,也讓再生能源發展變得更加關鍵。印尼、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協6國站在這場轉型的最前線,努力在經濟擴張與能源脫碳的迫切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RECCESSARY》即將推出東南亞綠電市場趨勢年度報告,將聚焦討論2025年東南亞綠電市場的關鍵動向,並回顧過去一年的政策進展,以供企業與投資人掌握最新市場趨勢。
(今周刊1465) 下午三點,正值來電尖峰時段,辦公室內二十四線電話此起彼落響起,接線員邊安撫電話那端激動的情緒,不忘緊盯螢幕,手指飛快鍵入資料。每個動作都講求精準與效率,畢竟,這是一場分秒必爭的戰役。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P29將於11月11日至22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登場,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5日)舉辦「COP29氣候峰會前線上記者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未來國際上碳費很可能達到每公噸200美元。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P29將於11月11日至22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登場,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5日)舉辦「COP29氣候峰會前線上記者會」,台大防災減害與韌性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石婉瑜以近期西班牙水災為例,提醒調適與防減災需要多面向的整合治理,這也是國際上呼籲設定調適目標,務實盤查調適缺口的原因。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P29將於11月11日至22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登場,氣候融資將成為本次峰會關注的焦點,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5日)舉辦「COP29氣候峰會前線上記者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對於今年的氣候財務談判持較悲觀態度。 他認為,開發中國家對有償資金的接受度低,因為這些資金通常附帶嚴格條件,且還款可能具挑戰性。事實上,聯合國氣候機構8月發布文件顯示,各國之間對此仍存在嚴重分歧,其中最大碳排放國中國,以及卡達等富裕國家是否該成為付費國成為爭議點。
行醫逾四十年,簡守信不只守在醫院,也走進東南亞、中東等國,把醫療曙光帶到貧苦百姓眼前。 而他不只埋首於急救前線,更致力將醫療資源延續在當地,期盼人們能看見改變的希望。
過年期間是否應該營業?要營業多久?成本效益的計算對店家來說是一大學問。2023年春節,怡客咖啡總經理劉人豪選擇讓店家正常營業,並以顧客、前線夥伴、後勤夥伴3個面向說明決策原因。
環境汙染日漸嚴重的現今,許多企業亦開始重視永續發展,開啟了堪稱永續元年的2022,嘉康利從1915年發明了全美第一瓶綜合維生素以來,就將永續視為品牌發展的首要目標,不僅在產品包裝持續優化,近10年也在運送資源及耗材使用上有顯著的減少。目前,嘉康利在世界已種下207萬顆樹,為地球帶來更多抗暖化的優勢,11月更邀請消費者一同前往潮境公園響應植樹活動,也深入花蓮提供零距離的優質營養補充,攜手消費者落實身心、財務及環境的極致健康,持續推動「為世界帶來全方位的健康人生」的使命。
企業對抗氣候變遷的戰場上,消費電子產品廠牌一直都站在最前線。蘋果、微軟、谷歌等業界龍頭都已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儘管近年這些知名品牌自身能源轉型有長足進展,但若算入整體供應鏈的減碳表現,包含半導體製造廠、顯示器製造廠以及最終組裝廠,就佔了整體電子產業總碳排量的四分之三以上,離真正的100%RE還有相當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