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謂當今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基地之一,不過,包含台積電等數家重要晶圓代工大廠正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巴隆周刊 (Barron's) 周三 (10 日) 報導,若水情持續吃緊,晶片短缺恐進一步惡化,蘋果、特斯拉等公司將受波及。
「救命神器HFNC就要來了,請再等我一下!」,女星賈永婕13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已募集到目前各大醫院最急需的救命神器,總計252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 昨天已拆箱組裝準備出貨,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前線醫護人員的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升至三級後,許多購物行為由線下轉至線上,不少人家裡已經堆滿網購的紙箱與包裝袋。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累積340萬公噸的一般垃圾,其中有3萬公噸為網購垃圾。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後,台灣的網購垃圾已比2019年成長了約40%,在2021年本土疫情席捲的狀況下,預估數字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編按:中國在執行「能耗雙控」 政策下,諸多省份包括江蘇、浙江、廣東、東北三省等出現「開3停4」、「開2停5」,甚至是一次停工10天狀況,台商大本營江蘇昆山市也自9/26中午開始停電,10/1才能開工,停工規定衝擊當地企業與落腳蘇州地區的台商和外資。 包括建準、欣興、乙盛KY、康控KY,均在今天為位在昆山的子公司發布重訊,說明配合當地政府限電政策,將停工至9/30,停工期間協調其他廠區生產,或以庫存因應需求,後續再利用連假進行生產,工業電腦龍頭研華亦證實,配合當地官方政策停工。 至於台灣PCB廠商也多數設點在江蘇,元大投顧分析,由於多數廠商目前產能利用率近滿載,訂單恐會延後出貨,推估9月營收將受影響。 面對大規模限電,有中國網友拿華為公主孟晚舟回國當天,深圳多棟大樓上霓虹燈整晚亮,瘋狂大內宣沒在管限電,直批「對老百姓日用民電說限就限?」對於政策直言他們真的看不懂。
碳中和、環保趨勢下,電動車已是未來明確趨勢,以今年來看,研調機構預估總出貨車輛數將達540萬台,佔整體車市出貨量約5%,而目標是到2030年電動車佔整體車市的比重要到30%左右,且目前看起來速度還可能更快,等於未來十年,數量會呈現6倍以上的成長。
空中摩托車真的不是夢!日本無人機製造商 A.L.I. Technologies 推出飛行摩托車「Xturismo」,預計明年上半年前出貨限量款 200 台,售價 7,770 萬日圓(約新台幣 1,900 萬元),比一台勞斯萊斯還貴,即日起開放預訂。
特斯拉出貨量大增,點燃了全球包括國內電動車新一波的行情,尤其是鋰電池相關族群最受矚目。不過在股價大漲一段後,建議從財報或營收中篩選,才能找出真正具續航力的標的。
疫情影響,2020、2021年在居家工作、就學、娛樂的趨勢下,DIY組裝、筆電、電競相關電源供應器廠商營運亮眼。而展望2022年,終端需求趨勢已出現變化,在綠能、碳中和等趨勢下,掌握電動車、儲能的相關廠商,如台達電(2308)、康舒(6282)、飛宏(2457),明年將進入產品出貨衝鋒階段;另外,新的科技趨勢-低軌衛星,也是將帶動相關廠商,如群電(6412)明年動能起飛。
去年營收、獲利數字,接連寫下中鋼建廠五十年來新高紀錄。 在最旺時刻,董事長翁朝棟如何接著替中鋼打造出突破景氣循環的競爭力?
「台灣電池模組三雄」之一的加百裕,從一度虧損變成同業裡轉型最快、業績成長率最高業者,這一場三千多個日子的轉型長征,它究竟度過了哪些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