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多元社會的快速變遷,全家便利商店以行動落實多元、平等、共融(DEI)理念,讓便利商店成為樂齡族、身心障礙者的友善職場,從重新設計溝通友善墊板、標示無豬肉成分商品,到推動移工文化交流,讓移工能安心自在使用的「第三生活空間」。這不僅是一場空泛口號的變革,而是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理解與尊重的實踐,此計劃也榮獲2024食創獎「產業服務創新類」最高等級三星榮耀。讓我們一起走進全家的DEI計畫,了解如何從一間便利商店,改變更多人的日常。
你知道什麼是「乞丐超人」嗎?惜食優惠不只能避免剩食浪費,更能讓消費者節省荷包,快把各店家的即期食品優惠時段收藏起來吧! 為了減少食物浪費,許多店家都會推出「惜食優惠」,像是7-ELEVEN的「i珍食」、FamilyMart全家便利商店的「友善食光」等等。提到即期食品折扣,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超商,不過除了超商以外,其實許多店家都有推出類似的優惠方案,近期星巴克的「珍食計畫」就引發討論。
最近,台灣老字號零食「乖乖」出現的地方愈來愈多元了。除了常見的賣場、便利商店零食架,電腦和機械設備上,連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美國職棒大聯盟和總統府元旦升旗都有它的身影。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來台灣參加 AMD Innovation Day 時,手上就拿著印有她 Q 版畫像的超大包 AMD 聯名乖乖。
日本面臨長期勞動力短缺,要推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取代人力,也沒那麼簡單,現在日本便利商店想到一個絕招,就是雇用在瑞典生活的日本人,利用時差,讓便利商店半夜時段也能遠距幫客人結帳,期望實體商店非接觸式解決 24 小時經營的挑戰。
便利商店和超市中的開放式冷凍、冷藏櫃占全店能耗的40%至60%。工研院「敏捷部署之需量反應能源管理系統」運用智慧物聯裝置(AIoT)結合能源管理技術進行負載變化預測、調整溫度,螞蟻雄兵般省下可觀能源,現節能管理已導入3,200家零售店並持續擴大應用,榮獲2024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
根據i-Buzz調查「永續」和「好吃」即期食品文字雲中是最大的關鍵字,因此如何有效運用即期食品也成了企業思考的問題。身為台灣最大的兩大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和統一7-11每天剩下的即期品也是相當多的,因此全家和統一分別推出「友善食光」和「i珍食」的即期品優惠,除了可以減少剩食,還能讓消費者買到便宜的食物。
由光泉集團經營34年的萊爾富便利商店變天,聯邦集團在10月中旬買下汪家所有股權,但萊爾富長年虧損,更讓外界好奇林鴻聯背後的盤算為何?
疫情加速「嗶」經濟、「掃」經濟更普及。許多人出門不見得會帶錢包,但一定會隨身攜帶手機。除了百貨商場、便利商店,就連夜市、小吃攤,都能使用手機掃碼支付。顯見,行動支付已逐漸融入民眾日常生活中。 由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主辦、台灣金融研訓院芬恩特創新聚落執行的2023年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特邀請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分析國內行動支付產業發展現況,以及如何在現有基礎下,持續朝著跨國界、跨載具、跨虛實的階段邁進,打造更全面的行動支付生態圈。
總統蔡英文預告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永豐餘、華紙、農林等擁有大片林地的「碳權概念股」瞬間暴紅。「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則透過與全家合作「負碳便利商店」,打造碳權交易應用雛形,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並擔負起「個人社會責任」。
「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透過與全家合作「負碳便利商店」,打造碳權交易應用雛形,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並擔負起「個人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