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投控(1907)今(27)日在高雄市大樹區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非塑園遊會」,強調展示非塑且全紙回收應用,邀請3000多人一同慶祝旗下中華紙漿(1905)久堂廠70周年。 永豐餘集團第二代、現任永豐餘董事何壽川出席該場活動時表示,久堂廠帶動大樹區域周遭的經濟發展、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單是久堂廠內員工就有約7成是大樹居民。 過去一年來,永豐餘股價穩定攀升,累計翻揚148%,上周五(26日)以29.6元作收。
全台疫情升溫,雙北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後,率先於昨(17)日登場的股東常會就是永豐餘,今年股東會重點在於董事改選,這次何家人將全數從董事名單中退場,永豐餘投控全面進入專業經理人制,董事長最終由專精、多元、女性三大特質的劉慧瑾接任,未來將遵循大家長何壽川「無私,才能永續」的治理想法。
永豐餘今日舉辦「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由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出任永豐餘學院院長,談到「醣」的固碳量能及可再生性,未來將可取代化石燃料成為新解方,而各國政府規劃碳稅已是箭在弦上的事情,並以歐洲為例,強調從獎勵機制的角度推動更好。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談論醣經濟。何壽川表示,醣經濟無所不在,與生活息息相關,並指出,台灣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唯一方法就是循環經濟。
揮動復興「醣」經濟的大旗,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再提出「斯土為本」的概念,從「醣」出發來助攻 2050 達成淨零排放,因為「醣」來自孕育生命的農林土地,當農業剩餘物回到土壤轉化成有機質,內含的腐植質可固存碳,造就陸地生態系的農地、森林、竹林藏有龐大碳匯,可用來中和全球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台灣企業投入人工濕地保育再獲國際肯定!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首度在台舉行年會,11月13日特別頒發「濕地卓越貢獻獎」給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以表彰其對高雄舊鐵橋濕地的貢獻。
「造紙受到了環境制約,不斷的與時俱進,讓我們能走得更遠,」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今天出席永豐餘百年慶,再度提出「醣經濟」概念,認為低碳、循環經濟與非塑材料,將是環境永續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