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推升國際能源價格高漲,天然氣與原油價格居高不下,拉高市場對於再生能源的重視,而因再生能源發電有間歇性問題,連帶搭配的大型儲能市場便至關重要,另外,住宅、工廠亦為保障產能穩定以及公共安全,增加不斷電設備等儲能需求,也成為另一儲能鋰電池需求來源,帶動國內電池材料業者如立凱-KY(5227)、中碳(1723)積極切入此一商機,未來貢獻值得期待。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在2021年7月公告第二季財報後,股價一路狂飆,造就執行長穆斯克成為全球首富,背後主要原因不只是締造有史以來最高的營收成績119億美元,同時也是首次不必依靠碳排放交易等額外收入就達到獲利的承諾。在2021年的財報中,全年獲利55.19億美元,其中碳權營收為14.6億美元,預估2022年該項營收將到達20.5億美元,而主要的貢獻者,是歐盟所規範的新車行駛碳排放標準的法案。
電動車需求仍在持續成長,歐洲市場停售燃油車的時間點越來越靠近,車廠對於電動車產品的推出也更趨積極,由於鋰電池產品特性所導致的運輸困難,致車廠對於電池產能的投資規模也持續增加,未來規劃將在各個市場均有建立產能計畫,帶動鋰電池材料供應商如中碳(1723)、美琪瑪(4721)、康普(4739)、立凱-KY(5227)等業者未來業績均有望受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