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很常在國際金融市場「刷存在感」,先是有中國恆大集團的破產風暴,搞得大家以為是另一個雷曼兄弟事件。好不容易大家釐清只是中國境內的經濟問題,馬上又來了一個「無預警」停電,根據官方的說法叫做「能耗雙控」政策,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
通膨恐成不可逆的趨勢 中國的拉閘限電已成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從1990年以來,中國提供廉價勞動力,土地及生產要素的特殊利基優勢,很快成為世界工廠,全球工業產品最大生產基地全在中國。
中國大陸的限電讓台灣股市嚇出冷汗,加權指數自9月高點以來下跌了約6%,中國限電政策根本原因為何,眾說紛紜,有一說是因為高升的煤炭價格,現在即從這議題來探討。
中國限電一個多月之後,供應鏈短缺、甚至斷鏈的效應正在逐漸發生,只要限電一時難解,有多少台商要在這波滾滾潮流中滅頂,答案就快要揭曉。
中國近期因熱浪襲捲內陸,各省紛紛祭出限電措施,其中以四川省舉措最激烈,由於四川為太陽能多晶矽的生產重鎮,包括通威、保利協鑫等大廠都在該地設廠,業界指出,此次影響比限電初期想像更嚴重,預期隨著多晶矽供給減少,價格將再墊高,屆時包括電池、模組價格將再迎來新一輪漲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