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異常氣候,讓許多原本歐洲多雨國經歷史無前例的乾旱恐慌。其一就是荷蘭,三分之二人口包括首都阿姆斯特丹和其他主要人口中心都位於海平面以下,過去幾個世紀荷蘭人有豐富防水智慧,如今面臨愈來愈少雨水,荷蘭開始從土地思考如何保留與收集可貴的雨水,維持農業繁榮。
長達5天的清明連假即將到來,雖然3/30受到鋒面影響,部分地區有局部陣雨、氣溫稍降,不過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除了週六因為華南雲系移入,中部以北、東部有陣雨,但今年不會「清明時節雨紛紛」,週日天氣就會好轉、回暖;整體來說,連假期間不下雨的時間,還是比較長。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台灣最近幾年都面臨缺水危機,既然天空不下雨,陽明交大就有科學家開始思考海水淡化的可行性,一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mall》的論文,科學家利用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來傳輸水分子,甚至達到海水 100% 脫鹽的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