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國際知名風險管理集團資深顧問18年,專司企業整體風險評估、整合解決方案、新興風險、風險管理輔導及政治風險前瞻。 留美傳播學院碩士,並擁有英國劍橋大學Judge 商學院循環經濟及永續策略證書、哈佛商學院策略分析(包含破壞性策略、策略執行及永續策略)、領導與管理(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以及Business in Society專業證書,並擁有永續ISO 多項主任稽核資格。
台積電日前爆發一起重大營業秘密洩漏事件,涉案的「東京威力科創」台灣子公司員工已被嚴厲懲處並解僱,公司同時採取法律行動。洩漏的秘密疑似為高度機密的2奈米製程技術,事件也牽涉日本業者,因而受到國際高度關注。
在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後,主導美國能源的聯邦層級明確以「傳統能源擴張」為優先,並大幅削弱對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的直接支持。然而從Bloomberg的資料顯示,亞太市場第一季的ESG ETF依舊表現不錯,至於第二季是否會受到美國政策影響而產生遞延效應,值得觀察。因此,要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推動能源轉型,必須採取更具彈性、市場導向與區域自主的策略。
當全球市場正聚焦AI與淨零轉型之際,一紙「對等關稅」宣布,讓企業永續之路急轉直下——美國川普政府掀起關稅巨浪,不僅重塑全球貿易秩序,也撼動綠色投資、能源轉型與企業ESG策略的根基。 在多邊合作體系岌岌可危的此刻,企業該如何在動盪中尋找穩定?在地緣政治與氣候危機雙重夾擊下,真正具備「韌性」的,將是那些能將永續視為危機管理核心的企業。
2025 年的永續環境急遽變動,美國川普政府上台後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並放棄多元共榮(DEI)政策,而歐盟也在 2 月 26 日對 EU Omnibus Proposal(歐盟永續簡化整合套案) 進行重大調整,影響《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及 EU Taxonomy。 雖然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生效日訂在 2026 年 1 月,歐盟永續新法規也尚待歐洲議會通過,但這些變化已經讓全球企業的永續策略陷入不確定性。面對規則重塑、政策轉向,企業該如何應對,才能在動盪中掌握先機?
儘管美國在川普總統一就任就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金融機構如貝萊德等七家退出淨零資產管理聯盟(NZAMI),但永續金融觀念早已影響金融服務業。根據規定,撤回程序預計在通知聯合國後一年內生效,也就是2026年初美國將成為少數未參與此國際氣候框架的國家之一。
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護國神山台積電在ESG官網宣布,2025年起正式將減碳績效列入選商指標,關鍵排放源供應商須簽署溫室氣體減排協議,承諾2030年須達成雙方協議的排放減量目標,2026年底前要完成產品碳足跡的第三方驗證,未合規者將減少業務合作,確保供應鏈去碳化。
輝達(Nvidia)日前公布亮麗的財報,執行長黃仁勳在法說會時再度看好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未來有數兆美元商機。人工智慧的運用範圍廣泛,各產業正透過建立數位化能力來實現和擴大規模,落實人工智慧的應用。
在亞塞拜然舉行的COP 29,為期近12天的議程已於11月22日結束了。亞塞拜然為石油產國,對台灣也不甚友善;這次的參與人數相對於去年減少了三分之一。大會在能源方面的結論也讓許多國家表示失望,特別是川普即將回任美國總統,而過去川普有退出《巴黎協定》的記錄,讓全球推動碳中和及淨零的道路蒙上陰影。
美國科技公司Techinsights拆解華為最新AI加速器「升騰910B」,發現使用台積電的7奈米晶片。美國自2019年就將華為列為技術禁運名單,台積電自2020年起已無法向其銷售先進晶片; 因此,儘管台積電和華為都正式對外說明,並無直接的貿易行為,然而此事立刻震撼全球半導體界,並引起美國政治圈的熱烈討論。
國內碳權交易將開跑,根據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公開資料,已有奇美實業、中鋼、台北101等共6個專案,在減量額度平台公告相關交易資料。 此外,環境部目前核可的減量專案已經有一百多項,目前較為大家熟知的國內碳權主要來源,包含:抵換專案、自願減量專案等碳權專案,經過環境部核准,即可取得碳權,可以留著當作組織的減量使用,或是到碳交所平台上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