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信中提到,現有貯存方案並不符國際標準,尤其是核一廠乾式貯存不僅設置於山坡戶外、採用落後的單用途貯存桶,且未設置緊急處理中心,要求政府以最高安全規格、符合最新國際技術重新規劃,確保核廢料處理安全。
核一廠的室外乾式貯存場因新北市政府長期未核可水土保持計畫,導致11年來無法啟用。今年5月,新北市府核准了核一室外乾式貯存場的水土保持計畫變更設計。台電也於10月首次開始將燃料池內的燃料棒吊離至乾式貯存場,這也是台灣核電史上燃料棒首次吊離燃料池。
他強調,台灣處理核廢料問題必需跳脫過去思維,建議採購國際最新技術的兩用貯存桶並設立應急設施,為台灣創造更安全、永續的能源政策環境。
郝明義給賴總統的公開信全文:
《只有賴清德總統能完成的歷史任務》
賴總統:
在您國政繁忙中前來打擾,因為有一件只有您能完成的歷史任務。
民進黨政府的「非核家園」,目的是讓人民免受核安危險。
而核安有兩塊,一塊是核電發電廠的核安,一塊是處理核廢料的核安。
過去八年,在蔡英文總統主政期間,逐一讓核一、核二除役,也堅持廢了核四,都是在解決老朽核電廠的核安;但一直沒有面對如何處理核廢料的核安,沒有處置高階核廢料的相關法規;也沒有改善問題重重的核一廠乾式貯存。
很多人說:核一、核二廠核廢料在水池裡無處可去,加上台灣沒有永久處理場所和解方,只能就地處理。
這段話遺漏了最重要的一句話:「既然只能就地處理,我們必須以最高的安全規格,符合國際常識,也符合最先進國際技術來處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知道2007年台電申請建造的核一廠乾式貯存,到底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危險。
核一廠乾式貯存的四個危險
第一,不安全。核廢料乾式貯存卻要放在山坡地下的戶外,這種不負責任是顯而易見的,也因此光新北市就以水土保持的名義卡關了十幾年。而今天氣候變遷之劇烈,以及今年十月山陀兒颱風在金山造成的破壞,更讓人相信今天對安全所需要的重視,是遠大於17年前的。
第二,不合國際常識。自己沒有核廢料永久處理場所和解方的國家,採用乾式貯存時候一定是使用「兩用貯存桶」(Dual Purpose Cask),也就是可貯存,也可運送,以便將來找到永久處理場所和解方的時候,可以把貯存桶安全又方便地運送過去。
但是台電核一廠乾式貯存,他們說法反覆,而實際做的卻顯然是「單用途貯存桶」(Storage-Only Cask)。核一廠乾式貯存桶只能以每小時400公尺的速度在廠內移動,不可能運送到其他地方,擺明了一旦啟用就是永久儲存的現實,看他們自己的影片就可以明白。他們現在已經把這個影片封鎖,但是請看我附上影片摘錄的段落(6’09”到8’29”),以及相關文章。
第三,不符最先進國際技術。17年前,台電號稱核一廠乾式貯存是從美國NAC International取得技轉,委外請台灣一家公司建造的。但是光從已公布資料裡,就可看到這家公司在建造過程對有些物料不遮風雨的保存受到原能會的糾正,不難想像沒公布的資料裡還有多少問題。
何況,17年來,國際上有關處理乾式貯存的技術、專利,不知增加多少。台電目前核一乾式貯存肯定是相對落伍的。
第四,不見配套措施。以國際常識及標準,乾式貯存場所都要有緊急處理中心(再取出作業),以便萬一有緊急情況可以處理。然而在台電的核一廠乾式貯存裡,這個部份是黑洞,看不到有這種場所、設施及人才的說明。
基於以上四點,一旦讓台電目前核一廠乾式貯存在今年十二月底啟用,不但這些貯存桶有落伍及安全問題,還有將來要運送也運送不出去,形同就地永久貯存的問題;以及一旦出現問題難以處理,造成難以控制的危險。
因此懇請您能暫停十二月底核一廠乾式貯存的啟用,以及核二廠乾式貯存的建造,而能進行更安全的處理。
四個對症下藥的可能
如何處理,不是無解。面對現實,既然只能就地處理,那就以最高的安全規格,符合國際常識,也符合最先進國際技術來處理。
我先提出針對以上四點對症下藥的建議,拋磚引玉:
第一,安全上,不改為地底,至少要加蓋掩蔽體,改為室內貯存。這並不是什麼艱難的工程。
第二和第三點一起的解方是,直接改為向國際大廠採購他們最新製造完成的「兩用貯存桶」(Dual Purpose Cask)。這有許多好處:一來,符合最新國際技術,更沒有在臺灣自己製造管理不當產生的品質問題;二來,有需要時,可以立即方便運送出去;三來,可以不必曠時廢日等待建造,快速把目前水池裡客滿的燃料棒都挪出來。
第四,則是切實要求台電籌設緊急中心,從籌設起就一切透明。不是隨他們玩文字遊戲的黑洞。
危機即轉機:面對就地處理的現實,提供最完整也最新的核安保護
總之,就是面對核廢料目前還沒有永久處理方案的現實,並在這個現實中讓暫時的乾式貯存得到最完整也最新的核安保護。
因此懇請您能出面,把今年十二月底預定啟用核一廠乾式貯存,預定建造核二廠乾式貯存叫停,和行政部門共同就核廢料處理跳脫台電過去受核電利益集團制約的思維,找出新的解方。
一如台灣經不起使用三十年前老舊核四拚裝車發電的危險,台灣也經不起以17年前老舊思維建造核一乾式貯存處理核廢料的危險,還要持續延伸到核二。
您的決策將不只是保護臺灣北海岸的安全,對整個社會和後代產生深遠的影響。並且,也只有當臺灣能安全處理核廢料的課題時,才能真正開放地面對所有能源的選擇。
您的決策在臺灣能源政策歷史里程上關鍵時刻發揮的光亮,將為未來世代創造一個更安全、更永續的環境。
期待。
郝明義 謹啟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