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碳費爭執不下,應思考碳經濟!專家:太聚焦數字就會失焦,自願性碳權可借鏡日本

迎接淨零時代!碳費搞不定,業界焦慮…專家:應做「碳經濟」資源整合,爭執數字易失焦
撰文: 陳子萱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陳睿緯 日期:2024-04-19

環境部碳費尚未公布,各界已經對於碳費價格陷入膠著戰。不過國際金融專家提醒,太執著在碳費的數字價格容易失焦,應從「碳經濟」的全面性角度看待、將其視為綠色經濟,並建議可參考日本作法,為產業找到碳定價的科學基準。

工研院今(19)日舉辦「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其中綠色金融成為焦點話題。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指出,當歐盟CBAM、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等國際淨零規範一一襲來,業界面臨極大壓力、瀰漫著碳焦慮氛圍,不過科技研發、金融機構等各部門共同組隊,也努力成為企業的支持後盾。

 

▲工研院今(19)日舉辦「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其中綠色金融成為焦點話題。

 

「金融是企業的血脈,而科技加金融,在未來整個淨零的活動裡面,非常關鍵。」胡竹生表示,淨零不可能憑空掉下來、而必須要投資,因此協助企業了解應投資在哪些科技上,至關重要。工研院也積極和金融機構合作,為企業找到淨零投資的方向。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法金商銀產品處處長蕭志鵬也說,隨著企業客戶的減碳壓力漸升,現在已經沒辦法單靠銀行的力量、資源,來解決企業客戶的減碳問題。因此,中信金去年就和工研院合作,從碳盤查、減碳技術、資金融資等,整合為一個資源平台。

 

至於高碳排產業,蕭志鵬則強調,「若只是把企業的貸款收回,其實並不能協助他們的淨零,」金融機構仍必須建立在科學化資料基礎、參考國際標準,檢視企業的拖碳計畫是否落實,並協助媒合相關資源,才能共同往淨零目標前進。

 

除了企業自主投資減碳之外,業界如何有效善用自願性碳權交易,又如何因應政府的碳費課徵,也成為論壇焦點。

 

▲蕭志鵬說,隨著企業客戶的減碳壓力漸升,現在已經沒辦法單靠銀行的力量、資源,來解決企業客戶的減碳問題,需要和研發機構等各部門整合資源平台,為企業提供服務。

 

尤其,近期環境部仍在討論碳費方案,各界對於碳費價格爭執不下。但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證券交易所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副總監陳淑敏則提醒,「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fee(費用),而是要從carbon economic(碳經濟)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他強調,碳的覆蓋是全面性的,「包括碳外交、碳經濟、碳金融、碳競爭力…這是包括整個綠色產業的發展。不管是碳稅或碳費,它只是一個數字,但如果太聚焦在這個數字上,你就會失焦。」陳淑敏解釋,碳定價的基準,是用來對焦一個國家碳經濟。

 

陳淑敏強調,應從碳經濟的角度來看碳費定價,否則將失焦。

 

至於在「自願性碳權」的機制上,陳淑敏認為可以參考日本作法,而這其實也可以作為碳定價的參考基準。他舉例,像是日本環境省透過「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組織了27個國家、日本的180幾個企業,共同去開發碳權,研擬出碳權的交易和抵換機制。

 

他解釋,因為很多日本企業在海外,例如菲律賓、越南等國家,也會需要當地的碳權抵換,但是不同國家之間的GDP有落差,因此在日本1噸碳的成本,就和菲律賓的1噸碳不一樣。「日本就透過JCM計畫,和這20幾個國家協議,找出基準,日本就是取得他的碳的競爭力。」

 

「透過這樣的計畫,找出這個pricing(定價),也才會很精準的找出這個國家的carbon tax basement(碳費基礎),這是非常科學的手段。」陳淑敏認為,台灣最強的半導體產業,也應該建立類似的機制。他也提醒,在做碳盤查時,是要服務整個供應鏈、而非一家公司,是重要概念。

 

臺灣碳權交易所協理朱嘉文則說,碳交所自啟動後就推動三大任務,包括國內碳權減量交易、國外碳權交易、碳諮詢及教育訓練。而目前已經購入第一批國外碳權,來源涵蓋英國、新加坡、瑞士、台灣等四個國家,包含潔淨水源、風電光電、沼氣發電等。國內企業像是萬海航運,就已經購入碳權,推廣低碳航段。他也鼓勵,大小企業若實質減碳已經做到極致、或者供應鏈有要求,都可以洽詢碳交所購買碳權。